欢迎访问郎溪县政府网站!

  • OA办公
  • 繁體版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辈版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7000/202401-00140
组配分类: 学校督导评估
发布机构: 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外事办)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郎溪县2023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1-09 发布日期: 2024-01-09

郎溪县2023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09 16:10 来源:郎溪县教体局 浏览:0
【字体大小:

为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推进学前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第二轮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皖教督委函〔2023〕5号)等文件要求,郎溪县认真组织幼儿园开展办园行为自评和县级督评工作,现将督导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郎溪县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5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0所(含附属幼儿园10所),民办幼儿园35所;城区幼儿园13所,乡镇幼儿园42所;在园幼儿8190人。

2023年,郎溪县组织幼儿园认真开展自评,集中力量开展县级督评,督促和引导幼儿园规范办园,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按照省、市督导工作要求,抓好“一票否决”项,逐园梳理问题,找差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缺补差,提升办园质量。按照教育部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要求,郎溪县成立由教体局局长任组长、局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领导组,组织教育督导干部、责任区督学、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相关业务教师共计106人参加安徽省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线上培训组建了2个由责任区专职督学组成的评估组,在各幼儿园自评的基础上,认真对照评估标准按计划对17所幼儿园进行了办园行为现场督评,形成了督评报告。

二、主要工作开展及亮点

郎溪县2023年评估幼儿园17所,县级督评均分911.98分县域幼儿园总体评估整改提升情况如下:

1.办园条件持续改善。近年来,我县不断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合理布局新建与改扩建幼儿园。2023年在暑期维修基础上再投入150万元对公办园进行设备采购和维修改建提升公办园办园水平,各园申报采购设备已到位,水鸣第一幼儿园、毕桥镇第一幼儿园升级改造姚村学校附属园迁址改建已完成投入使用建华幼儿园迁址新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县三幼新建工程已开工建设,县四幼新建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和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及办园条件持续改善,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各能够注重办园整体规划,积极投入资金,改善办园条件。督导情况来看,幼儿园均取得办园许可,证照齐全,办园条件基本达标,园址设置在安全区域,园舍建筑无危房,周边无安全隐患。幼儿园活动区进行了软化,落实“三防措施”,教学、生活、安全、卫生等设备较齐全,多数幼儿园用地面积、生均用地面积均达到办园标准,均配备了室外大型玩具,有必要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和图书,没有使用幼儿教材、课本。民办幼儿园开设了独立机构账户,能够按照规定收费,有必要的办园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安全卫生保障有力。成立了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公安、卫生、安监、消防等部门为成员的全县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市监、消防、住建等部门深入各园开展了食堂饮食、消防、燃气设施等安全隐患排查,对全县各校园使用醇基燃料等新型液体燃料安全隐患开展专项整治。由政府部署,教体局安排落实,各公办幼儿园一键报警装置、防卫器械、视频监控系统一次性配备到位。责任督学开展三防建设督查要求各园强化封闭式管理和保安履职的监管,严格落实校门值班值守和园内巡查制度,严防无关人员和易爆易燃、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幼儿园。认真组织开展了涉园涉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到早发现、及时干预、及时化解,严防激化升级引发伤害事件及网上舆情。

全县所有幼儿园都建立了安全和卫生制度,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并记录,及时排除隐患,保证园内大型运动器械水、电、房屋等设施和场所的安全。各园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定专人管理,细化措施、落实到位,提高疾病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统筹传染病防控和保育教育工作,持续保障校园正常秩序。落实安全防护、检查和卫生保健制度,能够落实“三防措施”。各园每学期开学恢复供餐前,对库存积压的食材,“翻箱倒柜”式进行清查,禁用并销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材,确保做到不合格食材“清库清零”;开学后,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园长负责制,根据季节和幼儿特点编制每周食谱并进行公示,儿童伙食与成人伙食分开,坚持食品留样按规定保留48小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各园能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定期对幼儿餐具、玩具、用具消毒,均能按年组织幼儿体检,从业人员均持有有效期内的健康证明,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建立了传染病防控制度,认真执行晨午检、通风消毒、定期晾晒等制度。幼儿乘坐校车符合相关规定,有乘车台账,无安全事故发生。

3.保教质量不断提升。认真实施幼儿园科学保教工作。每学期对幼儿园开展学前教育大检查,重点检查规范办园、科学保教情况。积极开展学前教育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学前教育政策,防止和纠正 “小学化” 现象,宣传推广部分幼儿园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典型做法。各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教育价值,注重全面发展,以游戏化的方式综合组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集体教学时间,保证每天户外游戏2小时;提供丰富多样游戏场地和材料,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游戏。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不提前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不搞不切实际的特色课程。幼儿园能够在环境创设和区角设置中考虑到幼儿在各年龄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动静交替的室内外活动,能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幼儿,师生关系融洽,在督导和座谈中未发现教职工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的行为,教师和保育员与幼儿、家长关系融洽。

    4.师资队伍逐步加强。多措并举,逐步解决师资不足问题。将幼儿教师招聘纳入县教师招聘统一管理,2023年招聘幼儿教师4人,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等方式补充公办幼儿园教师30人,有效缓解了公办幼儿园师资不足问题。教职工设置及人数配备逐渐合理,各园注重师德建设,灵活采用专题讲座、小组交流、观看视频、撰写心得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做到学习有内容、有记录、有笔记、有总结;将师德考核与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绩效考核相挂钩。各园能够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完善园本研修制度,按照年初制订的教师培训计划,依托园本研训、听评课、远程培训、集中讲座等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及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完善聘用手续,保障教师合法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人员工资。通过努力,幼儿教师师资得到加强,结构日趋合理,学历和专业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县教体局安排专职教研员进行指导,抓教研、抓培训,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建立和完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5.内部管理日趋规范。落实办园规范要求,确保规范发展,不断充实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水平,科学实施保育教育,提高保教质量,确保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实现园长负责制,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较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执行收费公示制度,未发现乱收费现象。能够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公开透明,有独立账目,儿童伙食费专款专用。城区公办幼儿园划片招生,各园能规范招生,未发现入园考试或测查现象。

三、 存在问题

(一)办园条件不平衡。部分乡镇民办幼儿园面积小,设施陈旧,户外活动器具和玩教具配备不足,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未能实现软化,办园条件还需改善;乡镇和城区部分大规模民办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幼儿活动用房面积等指标不达标。

(二)安全管理还需提升部分乡镇民办幼儿园未按标准配齐保安,存在保安、门卫年龄偏大的问题,还需加强安全管理,提升安保水平。

(三)教职工队伍建设仍要加强。部分民办幼儿园没有按规定标准配备保育教育人员,幼儿教师资格证持有数较少;部分民办幼儿园教师、自聘人员没有通过幼教专业培训,专业化水平偏低,“两教一保”得不到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不够具体,缺少教师培训长效机制,专任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幼儿园自聘教师工资水平偏低,多数幼儿园不能为自聘人员购齐“五险一金”。

四、督导意见

(一)政府加大投入。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增加幼儿教师编制和政府购买服务岗位,并逐步减少幼儿园自聘教师、保育员数,解决学前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督导检查。帮助幼儿园树立正确办园理念,强化内部管理,加强保教财务等方面的指导,提高科学保教水平;加强对民办园办园行为督导检查,进一步提高其办园水平。

(三)加强小区配套园治理。积极协调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明确要求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