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22MB1682621B/202406-00123 |
组配分类: | 村庄规划 |
发布机构: |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 | 主题分类: | 国土资源、能源 |
名称: | 《郎溪县郎川街道文昌社区及平港社区村庄规划(2021-2035年)》方案批前公示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06-18 | 发布日期: | 2024-06-18 |
一、主要内容简介
1.规划期限
近期:2021-2025年;
远期:2026-2035年。
2.规划范围
根据2020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确定文昌社区及平港社区规划总面积1311.02公顷。
3.村庄发展定位
根据《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2022年版)》,结合村民意愿和《郎溪县村庄分类报告》等,确定文昌社区及平港社区定位为城郊融合类村庄。
本次规划文昌社区及平港社区总体定位为:以郎溪县全域旅游为抓手,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禀赋要素整合,建设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彰显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农村社区,打造“城乡融合、秀美宜居”的示范社区。
4.重要控制线规划
(1)生态保护红线
文昌社区及平港社区规划范围涉及生态保护红线318.87公顷,其中郎溪龙须湖省级湿地自然公园面积301.43公顷。
(2)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至规划期末,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88.8973公顷。
5.国土空间进行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1)农用地整理
为了更加突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实施农用地整理项目19.1178公顷。主要是对村域内农用地进行田块平整、农用地整理。规划期内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抵御水旱灾害能力。
(2)建设用地整理
统筹农民住宅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废弃地以及其他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理,强化增减挂钩项目管理,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根据村庄类型、发展导向、现有基础设施配套情况等,在充分征求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将村民搬迁意愿强烈、配套设施不完善,生产生活不方便的居民点作为复垦区域。统筹危房改造,闲置和废弃宅基地整理,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期内拟腾退现状建设用地29.3121公顷。
(3)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
规划期内拟进行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面积为382.9537公顷。生态修复类别主要为河流水系生态修复、沟渠生态化、坑塘整治三类。
①河流水系生态修复
规划期内河流治理面积为318.0527公顷;主要是对老郎川河及龙须湖等水资源进行生态护岸,加强河湖水面资源管控,完善灌溉和排涝功能。构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廊道。
②坑塘清淤
规划期内坑塘清淤面积为63.6223公顷;主要是对村域内坑塘进行清淤整治,种植符合当地特色的水生植物。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景观水体。
③沟渠生态化
规划期内沟渠生态化面积为1.2788公顷;主要为构建生态化和景观化沟渠,对村域内沟渠进行疏通和适当拓宽,连通灌溉渠道,提高生产效应。
6.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依托规划区现有资源,构造“一核、一带、四片区”的村庄产业总体布局。
一核:以龙须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核;
一带:以老郎川河为依托形成的沿河景观带;
四片区:
(1)生态休闲区
依托龙须湖风景名胜区、巨大怪兽农场、环龙须湖风景廊道等结合龙须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发展休闲观光旅游。
(2)宜居生活区
在村庄建设用地内,完善社区配套服务设施,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打造特色现代农村宜居社区。
(3)休闲农业区
以“设施化、特色化、规模化”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培育;引进优质“三高”农作物;优化农业产品产业结构,打造以水稻、蔬菜为核心的高效农业种植区。
(4)都市休闲区
以东湖公园、郎川河为主体,规划在满足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前提下,兼顾生态环境及城市休闲等功能,依托现状田塘堤林肌理,营造具有郎溪当地特色又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综合型城市生态公园。
二、公示时间
2024年6月18日至2024年7月17日
三、公示方式
郎溪县郎川街道政府网站
四、联系方式:
反馈邮箱:897726724@qq.com
联系电话:0563-7018022
附:二图一表一则(单独文件夹)
1. 村域国土空间规划图
(A3横版,删除指标表,不显示相关数据)
2. 重点区域总平面图
(A3横版)
3. 近期建设项目表(图)
(A3横版)
4. 村庄规划用途管制规则
(A3横版,不显示相关数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