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22095382012R/202310-00046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发布机构: | 县市场监管局(县知识产权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通知 |
名称: | 关于印发《郎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包装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3-10-17 | 发布日期: | 2023-10-17 |
各市场监管所,局机关相关股室:
为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检视整改工作成效,进一步防范化解全县包装饮用水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经研究制定了《郎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包装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郎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0月17日
郎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包装饮用水
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巩固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全面排查包装饮用水生产环节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包装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严厉打击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耗氧量超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主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切实提升全县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我县包装饮用水行业健康发展。
二、整治时间
2023年10月—12月
三、整治范围
全县包装饮用水(含天然矿泉水、纯净水、天然泉水、天然水)生产企业。
四、整治内容
(一)企业的生产线、灌装线等生产现场卫生环境不符合要求。
(二)进货查验制度履行不到位,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包装容器等。
(三)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格,关键质量控制点记录不规范,擅自改变生产功能区布局,不能持续符合食品生产许可条件。
(四)企业未开展出厂检验以及检验不合格出厂销售产品等。
(五)产品标签标识不符合要求等。
五、整治措施
(一)加大抽查、检查和培训力度。要强化对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监督抽检和人员培训力度,确保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100%,抽检监测覆盖率100%,人员培训覆盖率100%。
(二)开展风险隐患排查。要围绕整治重点,对辖区内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风险隐患清单,建全监管档案,及时排除风险隐患。
(三)督促落实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格进货查验制度,严禁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包装容器等。监督企业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生产卫生规范》(GB 19304-2018),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和报告制度、出厂检验制度,严禁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上市销售。
(四)加强监督检查。要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对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生产卫生规范》(GB 19304-2018),对辖区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全项目的监督检查,清理带病运行企业。
(五)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监督检查中发现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擅自改变生产功能区布局、卫生环境不达标、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容器、未落实出厂检验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严厉查处,直至吊销许可证,对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公安机关。
六、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高度重视包装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将专项整治与“食安守护”行动有机结合推动食品生产企业规范提升。要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周密组织、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严格履行监管职责。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开展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的宣传,通过及时发布整治工作动态信息、曝光查处的典型案例,引导广大群众选用、消费安全放心的包装饮用水。
(三)加强督查,跟踪问效。要加强专项整治工作督查,确保取得实效。县市场监管局将开展督导检查,对整治不力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四)及时报送工作信息。专项整治期间,要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并于12月底前将包装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和包装饮用水专项整治情况统计表(附件2)以及相关图片报至县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管理股邮箱lxxspaq@163.com。
郎溪县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整治清单 |
|||||
类别 |
品名 |
风险隐患项目 |
原因分析 |
风险归类 |
企业自查和市场监管局重点检查风险点 |
饮料 |
包装饮用水 |
微生物超标问题,主要为大肠菌群和铜绿假单胞菌超标。 |
生产过程卫生条件控制不严。 |
微生物超标 |
1、检查生产过程控制记录,检查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加工过程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操作,杀菌彻底,包装容器清洗消毒到位,样品密封良好,避免二次污染。 |
2、检查是否严格开展出厂检验。 |
|||||
多项品质指标不合格,包括亚硝酸盐、耗氧量、余氯(游离氯)、界限指标-偏硅酸等 |
生产过程控制不严。 |
质量指标不达标 |
1、检查生产过程控制记录,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日常监管; |
||
2、检查桶和盖消毒后清洗是否彻底,防止消毒液在产品中残留; |
|||||
3、检查水源是否受到有机物污染(可能导致产品耗氧量超标); |
|||||
4、检查粗滤设备使用时间是否过长或更换不及时。 |
|||||
酸度调节剂来历不明 |
降低成本。 |
食品添加剂不规范使用 |
1、检查企业的进货检验记录,供应商资质材料等台账资料; |
||
2、检查企业使用的酸度调节剂。 |
|||||
溴酸钾超标 |
使用臭氧对水进行消毒生成的副产物。 |
食品添加剂不规范使用 |
1、检查生产过程控制记录,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日常监管; |
||
2、产品抽检。 |
|||||
用回收的废旧塑料生产的包装瓶灌装 |
降低成本。 |
包材污染 |
1、检查企业的进货检验记录,供应商资质材料等台账资料; |
||
2、现场检查是否有回收的废旧塑料生产的包装瓶。 |
包装饮用水专项整治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 填报时间:
整治名称 |
检查企业 |
发现问题 |
抽样批次 |
不合格批次 |
完成整改家数 |
立案查处家数 |
移送公安家数 |
备注 |
|
|
|
|
|
|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