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22003251657F/202304-00009 |
组配分类: | 统计公报 |
发布机构: | 县统计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年度统计公报】郎溪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3-04-23 | 发布日期: | 2023-04-23 |
郎溪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郎溪县统计局
2023年4月10日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郎溪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运行韧性彰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阶段性成就,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21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76.9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比为9.8:54.4:35.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 69058元。
2022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891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9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25人。
二、农 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04亿元(现价)。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9556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699公顷,其中:油料种植面积3508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3.6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478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27.5万吨;油料总产量8656.3吨,增长9.2%;棉花总产35.7吨,同比下降17%;蔬菜产量58831.8吨,同比增长2.2%。茶叶产量7799.52吨,同比增长2.9%。水果产量7717.5吨(含果用瓜),增长10.2%。
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绝对值 |
累计同比+% |
|
粮食 |
27.45 |
0.02 |
|
油料 |
0.866 |
9.2 |
|
其中:花生 |
0.035 |
-0.8 |
|
油菜籽 |
0.83 |
9.7 |
|
茶叶 |
0.78 |
2.9 |
|
蔬菜 |
5.88 |
2.2 |
|
禽蛋总产量 |
1.3 |
4.05 |
|
水产品产量 |
2.685 |
4.07 |
|
肉类总产量 |
1.99 |
0.45 |
年末生猪存栏40815头,出栏74373头;家禽存栏207.71万只,家禽出栏778.3万只,肉类总产量1.99万吨,增长0.45%;禽蛋产量1.3万吨,增长4.05%;水产品产量2.69万吨,增长4.07%。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9.78万千瓦, 增长1.1%。农用拖拉机7248台,稻麦联合收割机975台。机耕面积52.8万亩,机播面积35.01万亩,机收面积52.88万亩。
全县总灌溉面积34.09千公顷,实际耕地灌溉面积31.36千公顷。2022全年化肥使用量16527吨(折纯),农药使用量710.08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77.6吨。
2022年全县有省级龙头企业6家、全国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油菜)、省级以上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4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全县共有绿色食品47个。全县有家庭农场208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46家。年末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2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5%。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1户,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8%;按注册登记类型看,集体企业下降31.6%,股份制企业增长11.14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7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4%,制造业增长8.1%,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下降8.2%。分行业看,30 个行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73.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72.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5.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6%,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16%。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29.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4%。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
|||
|
|
|
|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单位 |
1-12月累计 |
累计同比增长+% |
大米 |
吨 |
57146 |
-7.1 |
饲料 |
吨 |
104016 |
11.4 |
饮料酒 |
千升 |
17598 |
-1.8 |
精制茶 |
吨 |
6857 |
-5.9 |
无纺布(无纺织物) |
吨 |
358 |
-7.0 |
服装 |
万件 |
95 |
-47 |
梭织服装 |
万件 |
68 |
-32.2 |
针织服装 |
万件 |
27 |
-65.9 |
初级形态的塑料 |
吨 |
9077 |
-9.0 |
硅酸盐水泥熟料 |
吨 |
539681 |
16.2 |
水泥 |
吨 |
727071 |
27.1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552128 |
-6.3 |
铸铁件 |
吨 |
7471 |
-25.5 |
钢材 |
吨 |
1168735 |
36.8 |
铜材 |
吨 |
50904 |
136 |
钢结构 |
吨 |
291 |
-71.7 |
金属紧固件 |
吨 |
91734 |
39 |
电工仪器仪表 |
台 |
50410 |
-7.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58亿元,较同期减少3.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下降1.62个百分点。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2.4亿元,增长7.6%。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0家;全年实现建筑业产值32.5亿元,其中建安产值27.03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5.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5.7万平方米。
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公路里程2202.8公里,其中:国道101.2公里,省道146公里,县道456.9公里,乡道560.2公里。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50913辆;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46786辆。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7万户,比上年减少0.29万户;住宅电话用户0.3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0.8万户,比上年净增2.1万户; 互联网用户15.52万户,比上年净增1万户。
据县文旅局统计,全年国内旅游总收入29.73亿元;全年接待旅客325.35万人次;全县星级饭店1家;旅游景点7个,其中AAA级以上旅游景点2个;旅行社10家。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3.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0%。工业投资增长15.5%,民间投资增长2.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8亿元,同比下降36.7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31.8万平方米,下降20.4%;商品房销售面积39.2万平方米,下降30.7%。商品房销售额23.6亿元,下降32.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21.3亿元。
六、财政和金融业
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05亿元,增长5.1%;其中税收收入13.1亿元,增长10.9%。全年财政支出35.5亿元,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重点支出项目均得到有效保障,其中教育支出增长5.2%,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8.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0.1%,农林水支出增长7.9%。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9.4亿元,比上年增加32.88亿元,增长13.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48.5亿元,比上年增加41.35亿元,增长20%。其中,短期贷款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63亿元,增长30%;中长期贷款156.9亿元,比上年增加24.11亿元,增长18.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
||
|
|
单位:亿元 |
指 标 |
年末数 |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 |
279.4 |
13.3 |
其中:住户存款 |
192.6 |
18.1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53.3 |
25.3 |
各项贷款 |
248.5 |
20 |
其中:短期贷款 |
85.1 |
30 |
中长期贷款 |
156.9 |
18.2 |
七、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亿元,增长2.5%。按销售地区看,城镇零售额57.2亿元,增长2%;农村零售额20.6亿元,增长3.9%。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70亿元,增长2.8%;餐饮收入7.8亿元,增长0.2%。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经营状况良好,实现商品零售额8.98亿元,同比增长4.7%。
全县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92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8356万美元,同比增长19.74%;其中进口1143万美元,下降31.26%;出口47213万美元,增长21.93%。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01.7万美元,同比下降35%(说明:2022年,该指标统计口径调整为商务部口径直接投资(FDI))。
八、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健康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86所,在校学生44679人,专任教师3023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4020人。普通高中2 所, 在校生4941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48%。初中14 所,在校学生9270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 15所,在校学生17337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幼儿园53所,在园幼儿9024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99.83%。
2022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
|||
单位:人 |
|||
指 标 |
招生数 |
在校(园)生数 |
毕业生数 |
中等职业教育 |
1360 |
4020 |
957 |
基础教育 |
10277 |
40659 |
10635 |
其中:普通高中 |
1677 |
4941 |
1479 |
初 中 |
3084 |
9270 |
3252 |
小 学 |
2671 |
17337 |
3094 |
学前教育 |
2843 |
9024 |
2810 |
特殊教育 |
2 |
87 |
0 |
2022高考,郎溪中学一本达线率64.1%,本科达线率91.4%,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教学成果逐年攀升。全县共有体育场馆8个,体育俱乐部7个,其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个。2022年,共举办20次全民健身活动,约6万人次参与。全年共发行体育彩票4400万元。
2022年全县专利授权量65项,有25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至2022年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数共有57家。
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综合性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9个,艺术表演团体5个。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159千册。年末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广播电台1座,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 48017卷,资料4510册。
全县卫生医疗机构154个(含村级卫生室),其中妇幼保健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综合医院3个,中医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9所,村级卫生室92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39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23人,注册护师、护士939人。乡村医生及卫生员14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1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实有病床1705张。
2022年末全县累计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3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847件。有中国驰名商标 1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件,安徽省著名商标29件,宣城市知名商标21件。
九、资源、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7.4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3.5亿千瓦时。全县当年造林面积196.3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22.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5.37%。
2022年,全县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为100%,其中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中PM10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0天,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78.4%。全县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100%,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100%。全县有污水处理厂11座,9个乡镇垃圾中转站,现已全部投入使用中。
全年日照时间2078.3小时,年总降水量1094.1毫米,平均气温为17.7℃。
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0起,死亡0人。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2起。发生火灾事故155起,损失额1185万元。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45137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77895人,女性167242人。据县卫健委统计:全县人口出生率5.15‰,自然增长率-1.38‰,出生人口性别比值101.82:100。
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52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95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工资性收入9917元,经营净收入7700元;人均消费支出19479元;农村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47.34平方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9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工资性收入18547元,经营净收入22208元;人均消费支出31118元;城镇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39.64平方米。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万人,比上年末净增0.8万人,其中参保离退休人员2.3万人。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8.2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 2.7万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258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3426人,增加19306人。参加生育保险43687人,其中女性为2120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42907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78290人。
年末全县共有1092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922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98人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全县福利彩票发行约2288.69万元,共募集县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约298.8万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全县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年末总人口取自公安人口年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