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22003251825H/202308-00032 |
组配分类: | 负责人解读 |
发布机构: | 县教体局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名称: | 【负责人解读】郎溪县教体局基教科负责人甘中星就《郎溪县教体局关于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强基扶弱、提质增效的“六项措施”(试行)》解读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3-08-21 | 发布日期: | 2023-08-21 |
为全面加强我县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县教体局在充分调研、会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郎溪县教体局关于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强基扶弱、提质增效的“六项措施”(试行)》(教办〔2022〕29号)(以下简称《六项措施》),郎溪县教体局基教科负责人甘中星在2023年8月21日就《郎溪县教体局关于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强基扶弱、提质增效的“六项措施”(试行)》解读。
一、《六项措施》出台的背景
农村薄弱学校是全县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农村薄弱学校,是落实我县坚持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一地六县”的总体发展战略,加快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实施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的根本保障;是规范我县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有力举措。近年来,我县着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农村学校办学规模萎缩,办学质量下滑的势头逐渐显现,为此研究出台了《六项措施》。
二、《六项措施》出台的主要依据
近日印发的《安徽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提出十个方面措施,即: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增效减负;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规范校本课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育“四有好老师”;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保障教师权益;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激发学校活力;建设高水平教研员队伍,发挥教研支撑作用;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健全质量评价体系;落实教育发展保障行动,推进优质均衡发展;重视家庭教育,实施家校协同育人。实施方案对农村学校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通知》(皖政办秘〔2018〕188号)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重点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六项措施》的制定出台,坚持既符合上级现行政策又体现我县实际的原则。
三、《六项措施》的形成过程
《六项措施》起草制定经历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完善等过程。并于7月26日召开了农村薄弱学校中小学校校长参加座谈会征求了意见,对该“实施方案”作了适当的修改补充,我局于8月7日提交局党工委会议讨论,听取相关科室和农村中小学校长的意见和建议,对《六项措施》文稿不断修改和完善,按程序经8月18日局党工委会议审议通过。
四、《六项措施》的基本思路
一是促进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二是遏制农村薄弱学校办学规模萎缩,办学质量下滑;三是明确农村学校托底责任。
五、《六项措施》的主要内容
共分三个部分:
一是指导思想。强调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加强我县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公平。
二是工作目标。强调通过科学管理、整合资源、优化师资、政策倾斜等手段,推动农村薄弱学校提质增效,达到学科教师配置合理、教学设施齐全、办学特色明显、学校管理规范、辖区百姓满意的学校建设目标。
三是工作举措。包括六个方面,即:转变办学观念,明确目标定位;坚决稳控生源,确保适度规模;.强抓教师队伍建设,严格考核奖惩;坚持以强带弱,推动整体提高;落实“三个帮扶”,强化人财物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
六、《六项措施》主要创新点
一是给每所农村薄弱学校确定了保底招生目标;二是开展驻校实验点教研活动,教研员点对点帮扶;三是把农村薄弱学校建设纳入校长职级制考核中。
郎溪县教体局基教科
2023年8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