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郎溪县政府网站!

  • OA办公
  • 繁體版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辈版
索引号:
11341722003252027H/202210-00015
组配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活动
发布机构: 姚村镇政府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姚村云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10-08 发布日期: 2022-10-08

姚村云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22-10-08 14:25 来源:姚村镇政府 浏览:0
【字体大小:

姚村,这是一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宝地,这里群峰连绵,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山里人长期体会着这种出门抬头见云彩的生活,于是,云舞应运而生。
云舞起源在姚村当地流传下了这么一个故事:相传一年久旱不雨,庄稼干枯似火烧,人畜饮水困难,滴水贵如油,大旱之灾让人们苦不堪言。一日石佛山上空挂满乌云,人们喜出望外,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汇集一起,仰望天空,忽然人群中一长者站出道:“雷公将要大发慈悲赐雨,凡人要有举措接应!”面对异相,有人效仿“天狗食月”,于是男人们手持盆钵不停敲打,女人们则手持用竹片做成的云朵绕场欢跳,随敲打盆钵的节奏边歌边舞,刹时,一道闪电雷声轰鸣,果真大雨落降人间。当年庄稼丰收,久旱的人们为之振奋不已,从此百姓们把龙从云中盘游,以兆丰年的吉祥,采用跑云玩灯的形式意会之,以示纪念。
这一形式在当地有深广基础,据记载,“祈求雷公场面,进香求拜天神,渴望风调雨顺,人民扎龙为嬉,以兆丰年”的民间舞龙活动,在南宋时期就已流行在姚村乡境内。而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是石佛山的庙会节,更是方圆百里数以万人百姓,纷纷前往石佛山敬香拜佛,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老的跑云灯的形式得到变更,现在独立出来的云舞,就是在原有跑云灯基础上不断提炼,反复加工升华而成的,但仍保留了原有的一些基本特点,无论是表演形式,还是主题内容,既有民间传统古典口味,又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大胆创新。
云舞又名跑云灯,属群舞型,即由众多男女组合而成表演,一般在二十多人左右,具体人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主要场面是穿花跑云四角或摆字亮相,犹如天女散花,舞姿造型独特而优美,其基本舞式有三:“跑云”(又称铺云)“跑五朵梅花”“云片摆字”,“遥遥皖东南,巍巍石佛山,石佛撑云景观好,郎川八景自古美名传……”在欢快的云歌声中,在柔美的民乐伴奏声中,一群手执“云朵”的活泼女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在广场上舞之蹈之,把青春的激扬和欢快融入到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中。
云舞所蕴含的是古文化民间传承的具体展示,也是民族精神和民俗风情在这一地域的不断传承的象征,既是郎溪姚村这一地域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重要文化资源之一,充分发挥这一文化遗产,对走跨越式发展之路,振兴姚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保护好继承好《云舞》这一民间传统艺术,是传承社会和谐,继承古文化的重要举措,是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作者:赵博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