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日期:2021年01月15日 15:00-2021年01月15日 15:30
访谈嘉宾:郎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侯新隆
直播地点:县数据资源管理局2楼1号开标室
主办单位:县政府信息中心
来源:县政府信息中心
访谈简介:1.向网友通报郎溪县再生稻发展情况;2.回答网友有关提问。
郎溪县农业农村局为郎溪县政府主管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部门,主要职责是:
(八)承担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监测、发布农业灾情;组织种子、化肥等救灾物资的储备,提出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物资安排建议,指导紧急救灾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本次访谈向网友通报了郎溪县再生稻发展情况,并对网友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郎**】
1.网友 夏花年华 问:再生稻作为郎溪县农业的特色产业,请问今年郎溪县再生稻的收成如何?
答:今年我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达1.2万亩,已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水稻绿色丰产增效集成技术模式示范应用研究。
8月17日在头季收获时,市专家组在涛城镇凤河村,对水稻“一种两收”绿色丰产技术示范片进行实收实测,头季稻平均亩产570.6公斤。
11月 30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组织中国水稻所、扬州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浙江大学专家,在郎溪县涛城镇凤河村,对再生季进行田间测产验收。
专家组考察了水稻“一种两收”技术示范片,示范片面积510亩, 品种为丰两优香1号,3月15日播种毯苗育秧,4月15日机插,大田采用平衡栽培,头季机插时侧深施专用控释肥,8月17日中留桩机收头季,水分湿润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在示范片再生季水稻处于黄熟期,长势良好,整齐一致,该示范片再生季在同样本田块,经实测平均亩产460.6公斤,加上头季示范片平均570.6kg/亩,两季合计1031.2kg/亩,达到吨粮田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郎溪再生稻发展势头好、生产水平高,得到了各位测产专家的高度评价。
2.网友 香草百合 问:请问我县有哪些支持再生稻发展的举措?
答:再生稻的发展离不开县政府政策的支持,同时与农技人员的指导和农民培训的开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是政策支持。县农业农村局整合粮食生产发展、稻谷补贴等项目资金,向再生稻生产方面倾斜,在粮食提质增效示范点建设上,对开展再生稻生产符合条件的主体优先安排,在稻谷补贴中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补贴,近三年来共计补贴资金364万元。有力的推动了再生稻生产发展。
其次是农技人员引导。及时掌握再生稻生产动态,加强技术跟踪服务,明确生产中的风险控制,引导生产健康发展。同时注重发挥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对生产中涌现出来的好的主体,如涛城镇宗成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平凡种苗种植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涂世银、梅渚镇阳力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在培训中组织观摩交流,通过对不同种植模式、稻米品牌创建带动生产发展的学习,推动再生稻发展。
最后是农民培训。连续三年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安排专项内容,邀请华中农业大学黄见良教授、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张效忠研究员进行专题授课,并组织种植大户到桐城、湖北洪湖、蕲春实地考察学习,提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认知度和种植水平。
3.网友 黑泥小炭炉 问:请您谈谈发展再生稻有哪些优势?
答:您这个问题非常好,再生稻具备“三高二好四省一优”特点,即投入产出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稻米品质好、市场前景好,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秸秆全还田优化生态。总的来说发展再生稻让我们更好的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合一,有效的推动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4.网友 不合时宜 问:请问再生稻下一步发展主要工作举措?
答: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大力发展再生稻:
第一、加强技术培训,做好示范引导。早稻育秧、机收碾压等问题是制约我县再生稻进一步发展的技术性难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种植水平,及时补短板、促发展。同时,认真开展再生稻苗情监测、墒情监测、病虫监测等基础性服务工作,动态掌握生产实际,结合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试验示范,展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应用成果,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宣传指导,从投入、模式、面积等方面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科学、规范、有序发展再生稻,规避种植风险。
第二、加速产品研发,提升产业水平。我县再生稻生产水平逐年提升,但在品牌创建、产品加工等环节仍相对薄弱。下一步将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合理引导“稻桩香”“宗成”、“漪湖香”“北纬三十一度五”等现有再生稻米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积极推进再生稻产业化联合体创建,发挥抱团发展优势,提升再生稻生产综合效益。同时,加大对稻米衍生品研发支持力度,提升稻米精深加工水平,提高利用率、延伸产业链,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提质增效。
第三、加紧内引外联,促进产业发展。我县再生稻发展起步较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内部引进、外部联合。下一步将加强同湖北等先发展地区的交流,认真学习先进的发展理念、关键技术、管理模式,强化典型案例分析研究,总结他们在扩大种植规模、新品种应用、新产品研发、品牌创建、销售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思路、方式方法,结合我县实际加以吸收运用。同时,在安徽省农大和省科院的技术支持下,还联合西北农大两位顶级教授黄见良和彭少兵,他们对郎溪再生稻发展十分关心,也亲自到郎溪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培训指导,为郎溪县再生稻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这些专家学者及其技术团队合作,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与实际生产充分融合,推动我县再生稻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第四、加大资金支持,争取项目支撑。一是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再生稻专项技术培训,提升生产者经营水平。二是2021年省粮食生产发展项目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再生稻示范片建设,辐射推动“一种两收”绿色生产模式发展;支持再生稻品牌创建;支持再生稻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拓展。三是县农业农村局将统筹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对再生稻品种、育秧、技术配套应用等关键环节予以支持。四是继续在稻谷补贴中安排专项资金,开展种植结构调整补贴,支撑再生稻生产发展。
也借此机会,呼吁在座的各位农场主们,要抓住当前政府支持再生稻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再生稻,为自身增加效益,为国家多产粮、产好粮作贡献。
[ 01-15 20:48 ]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