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布会主题:郎溪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解读新闻发布会
二、发布单位: 县交通运输局
三、发布会时间:2024年12月25日上午9:30
四、发布会地点:司法局五楼会议室
五、发布会主要内容:解读郎溪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相关情况
六、发布会出席人员:县交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霞;运输中心主任吕泽浩
发布人:吕泽浩
主持人:陈霞
七、邀请媒体:郎溪政府网、郎溪新闻网、郎溪发布、郎溪电视台、郎溪论坛
八、发布会议程:一是解读郎溪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相关情况;二是答记者问

郎溪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解读新闻发布会
县交运局
各位新闻媒体同志们,大家好!
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郎溪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相关情况。
一、改革背景与目标
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对公共交通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公交出行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原有的公交运营模式存在线路设置不合理、车辆老化、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为切实改善公交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出行体验,我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营、优化布局、稳妥推进”的基本原则,启动了公交一体化改革。此次改革旨在通过整合公交资源、优化线路布局、更新车辆设备、提升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措施,构建“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公交运行机制,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二、改革推进情况
一是组织领导与方案制定。成立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部署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工作。相关县直部门、各镇(街道)、开发区按照各自职责和工作任务,主动作为、分工协作、协调配合,确保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工作顺利推进。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郎溪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运营主体确定与交接工作。通过公开招标等程序,确定了宣城市交投汽运有限公司为郎溪县公交一体化特许经营企业,负责全县公交运营(除城际公交)。特许经营期限为8年,自2024年11月1日起至2032年10月底止(试运营期为2024年11月 - 12月)。
三是有序推进公交资产交接和人员安置工作。原城市公交公司所属公交车辆、设备、设施等资产划转给新运营企业管理、使用;对公共公交公司的车辆等资产及相关费用进行了清算评估,由新运营企业管理使用,并将相关费用支付给原企业。同时,妥善处理员工安置问题,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确保了公交运营的平稳过渡。
四是线路优化与站点建设。新运营企业结合我县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分布、客流需求等因素,对公交线路进行了全面优化调整。优化后的公交线路将更加科学合理,覆盖范围更广,重点加强城区、县开发区、十字园区、较大集镇以及旅游景区、高铁站点等区域的公交服务,方便了群众出行和游客集散。加大公交站点建设力度,将新建、改造一批公交候车亭,完善公交站点设施设备,如增设候车座椅、电子站牌等,提升了乘客候车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同时,加强对公交站点周边环境的整治,营造了良好的公交出行环境。
五是车辆更新与智能化建设。积极推进公交车辆更新换代,投入资金购置新能源公交车,逐步淘汰老旧车辆。目前,全县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达到116辆,占比100%,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有效减少了尾气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同时为乘客提供了更加舒适、安静的乘车环境。
六是加快公交智能化建设步伐。接下来将建设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公交车辆的实时监控、智能调度和到站预报等功能,实现“掌上公交”等场景,方便市民及时掌握公交运行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同时,推广“一卡通”公交智能支付系统,将进一步提高支付便利性、提升公交出行的数字化水平。
三、预期改革成效
服务质量方面。一是加强了司乘人员培训,旨在提高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司乘人员的服务态度明显改善。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乘客的投诉和建议,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乘客满意度逐步提升。二是公交准点率显著提高,合理调整了发车时间和间隔,减少了乘客候车时间。同时,加强车辆维护保养,确保车辆安全性能良好,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群众出行方面。一是优化后的公交线路将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增加了公交站点覆盖密度,特别是加强了对新城区、工业园区、居民区等区域的公交服务,方便了居民日常出行和职工上下班通勤。同时,将继续开通、优化旅游公交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方式,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助力。
二是“一卡通”的普及及下一步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将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乘客可通过APP查询公交实时信息、规划出行路线,还可使用电子支付方式快速乘车,将进一步提高出行效率。
运营效率方面。一是整合公交资源后,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新运营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合理调配车辆和人员,提高了运营效率,公交车辆的周转率和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二是通过加强管理与统筹调度,使公交运营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了空驶里程,提高了运输效能。
绿色发展方面。新能源公交车的广泛应用,有效减少了尾气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为我县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推动了公交行业的绿色转型发展,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 持续优化公交线路与服务质量。一是根据城市发展和群众出行需求变化,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布局。计划在2025年优化调整4条城区公交线路,使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优化10条城乡公交、25条镇村公交线路,重点打造开发区-郎溪-十字-高铁精品线路,提高公交服务的精准性和便利性。二是加强司乘人员培训,完善服务质量考核体系,不断提升乘客满意度。通过开展服务质量竞赛、设立服务明星奖项等方式,激励员工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乘客反映的问题,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2. 深化智能化建设与融合发展。一是加快建设智能公交系统,实现“公交掌上出行”等功能场景,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二是加强与商务、文旅、邮政等部门的合作,新增交邮融合线路,完善三级物流点建设,推动运输与旅游、邮政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公交车辆和站点资源,开展快递配送、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等业务,实现“一点多能、一车多运、一网多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 推动绿色发展与节能减排。继续加大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应用力度,维持公交领域100%的新能源汽车比例,对现有的公交车辆进行逐步更新。积极会同相关部门、乡镇引导群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作为出行首选方式,营造绿色低碳出行新时尚。
4. 加强行业监管与社会共治。一是交通、公安、财政、发改、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对公交运营安全、服务质量、票价执行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公交服务质量考核评估,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补贴挂钩,促使企业提升服务水平。二是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公交事业发展,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公交服务满意度调查、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群众需求和期望,及时改进公交工作。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对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认识,营造全社会支持公交发展的良好氛围。
我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是一项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通过改革,我们取得了初步成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不断完善公交运营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公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答记者问
1.改革对居民出行将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答:①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布局,可以提升公交网络的覆盖范围,消除城乡之间的公交服务差异,提供均等化的服务。
②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将调整运营模式、采取数智化管理,使公交服务更加准时,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将优化路线和班次,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实际出行需求,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③提高居民出行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和优化路线,居民的出行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出行更加便捷舒适,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④促进绿色出行:鼓励居民选择公交作为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促进绿色低碳出行。
⑤支持乡村振兴:公交一体化改革有助于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促进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后,如何确保公交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答:为确保公交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我们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一是加强司乘人员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考核,激励员工提高服务水平,如通过开展服务质量竞赛、设立服务明星奖项等方式进行激励。二是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乘客投诉和建议,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三是交通、公安、财政、发改、审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监管,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定期开展公交服务质量考核评估,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补贴挂钩,促使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四是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公交服务满意度调查、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和期望,不断改进公交工作。
3.改革后的公交票价是如何制定的?对特殊人群有哪些优惠政策?
答:改革后的公交票价执行2 - 5元惠民票价,采取成熟一条优化一条的方式逐步推进,并同步向发改委申报公交线路票价,根据批复执行。对于特殊人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因公致残人民警察、盲人、二级以上肢体残疾人、七十周岁以上老年人、退役军人、三属及县政府相关会议研究决定的其他人群(如尿毒症患者等)享受免费乘坐公交的待遇。这些优惠政策旨在让更多特殊群体享受到公交一体化改革带来的便利和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