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高质量发展> 政策文件及解读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7000/201909-00015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及解读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县外事办)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名称: 【解读】郎溪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计划草案报告解读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09-24 发布日期: 2019-09-24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7000/201909-00015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及解读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县外事办)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名称: 【解读】郎溪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计划草案报告解读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09-24
发布日期: 2019-09-24
【解读】郎溪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计划草案报告解读
发布时间:2019-09-24 10:39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县外事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态势良好,持续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预计,201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同比增长8.5%;财政收入27.66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进出口总额3.1亿美元,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亿元,增长9%。被评为安徽省质量强县、安徽省卫生县城、安徽省双拥模范县、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

 

(二)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拥有产值超亿元企业49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28家(净税收超500万元企业48家)、进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10家。华菱精工成为我县首家主板上市企业;6家企业在四板挂牌。

 

服务业平稳发展。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和96个基层网点,电商进农村全覆盖工作通过省级验收。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2家。启动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总量达298亿元,其中贷款余额122亿元,较年初新增14亿元。

 

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示范合作社2家、产业化联合体1家,新认定“三品一标”9个,“黄魁”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5.3万亩,入选全省小龙虾生产十强县。毕桥镇施宏村获评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园区发展迈上新台阶

 

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东奥科技、浩良锻造、海达门控等新建项目建成投产,“重点项目推进”获省政府通报表彰。争取项目成效明显,全年共争取各类项目130个,争取国家、省补助资金9.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4个、补助资金4.47亿元;补助补贴类项目86个、补助资金5.32亿元。

 

园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郎溪经济开发区成功去“筹”,加挂“安徽郎溪皖苏产业合作园区”牌子,实现税收5亿元,在2017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考评中位居第19名,荣获省政府通报表彰,加强与新沪商民企合作中心对接,全面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十字经济开发区实现税收1.65亿元,被评为2018丝路经纬行业全国最具影响力产业园区。

 

(四)开放合作持续扩大,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开放合作和招商引资工作扎实开展。苏皖(溧阳、郎溪、广德)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函复支持,溧郎广全域合作进一步加快。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个,其中拟投资5亿元左右项目超10个,联德机械、华茂机械、聚杰微纤、立强纺织等重点项目签约落户。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成立全省首个“马上办”办公室;优化并联审批流程,在全市率先取消工程四大合同备案制,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土地确权登记工作高标准通过省级检查评估,90个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50个村实施“三变”改革。稳步推进统计管理体制、盐业体制和供销社综合改革。

(五)学习对接沪苏浙,融入长三角初见成效

 

抢抓长三角合作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深化与沪苏浙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交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经都产业园3+2”合作共建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深化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签约项目成果,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纺织新材料生产基地和产业集聚中心、交易中心。

 

(六)创新创业提速加快,新动能逐步显现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1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招引高层次科创团队3个,建成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4个、省级数字化生产车间2个,开发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个、省级新产品3个,授权专利341件。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动力源获批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华菱精工、飞马织品获批省级数字化生产车间。

 

(七)生态文明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保障有力

 

全力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井庙片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建立落实县域内地表水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秸秆禁烧有效方式,实现秋季“零火点”;创新开展“五整洁”“五整治”行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成效明显,4925个非卫生厕所完成改造;涛城、飞鲤、凌笪污水处理厂主体建成。城区污水处理厂加快提标改造,大岩河、涟漪河等6条水系、5个塘口、73户“散乱污”企业完成整治。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工作全面落实。坚持河湖巡查,创新无人机巡河模式,强化督查检查,确保各级巡河常态长效。新造林5363亩,建成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1个、市级抚育示范片2个、市级退化林修复示范片1个。

 

(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民生全面提升

 

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郎溪(国际)大酒店、新图书馆、档案馆启动建设,清和苑小区、中港西路改造完成,滨河东路建成通车,全民健身中心、第四小学、民办养正幼儿园开工建设。内联外畅的交通体系加快构建,商合杭高铁郎溪段、G235十字至七塔段、S202凌笪集镇段、G318宣十线一级公路郎溪段改造等项目进展加快;芜申运河人行中桥项目建设加快;新客运站正式启用;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启动,完成116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投资2700万元的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等重点水利项目加快推进。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抓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创新出台大病再救助、村级辅助公益性岗位开发、危房改造扩面等脱贫攻坚补丁政策,打造10个示范产业基地、40个特色种养扶贫基地,投入扶贫资金1.6亿元,预计288人如期脱贫。

 

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33项民生工程全面实施,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5.9亿元,其中县级配套1.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0元,增长9.5%。新增城镇就业8500余人。老年公寓、残疾人托养中心成功引进全国知名康养品牌企业连锁运营。老年大学挂牌成立。

 

社会事业成果显著。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考应届本科达线率和一本达线率再创新高,首次包揽全市文理科状元,4名考生被北大清华录取。。进一步巩固完善基层医改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分级诊疗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食品药品安全各项制度得到严格落实,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扎实推进“七五”普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郎溪”、“法治郎溪”建设加快。

 

 

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建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财政收入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完成市定节能减排任务。

 

三、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围绕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议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激发工业发展活力。力争产值超亿元企业60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30家、进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10家,力争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新增股改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招引高层次科创团队2个以上,新增院士工作站、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8个以上,新增发明专利100个以上、产学研合作项目30个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新增省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新产品5个,新认定智能工厂和数字化生产车间3个。

 

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力争创成3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

 

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力争新增金融机构贷款15亿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5家以上。

 

(二)持续增加有效需求,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初步安排2019年我县列入省重点项目119个,年度计划投资71.19亿元;列入市亿元项目100个,年度计划投资56.65亿元。力保郎溪经济开发区全年新开工项目30个、竣工项目20个、投产项目20个,3年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十字经济开发区全年新开工项目30个、竣工项目20个、投产项目20个。

 

 

加大招商力度和建成投产培育力度,促其投产达效。力争全年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左右、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左右。

 

(三)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G60科创走廊建设,力争我县纳入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区核心区。皖苏合作方面,进一步深化溧郎广全方位合作,共同编制实施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谋划宁杭高速二通道等项目,力争宣镇高铁途经郎溪并设站。皖沪合作方面,加强与光明集团战略合作,合作共建白茅岭农场“飞地”经济,在郎溪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青浦产业园。皖浙合作方面,进一步优化合作模式,全力推进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发展。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深入实施“郎川聚才行动”。实施 “人才回归”计划。

 

 

(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发展专用品牌粮生产10万亩、再生稻1万亩。实施茶产业提升工程,改造低产茶园5000亩,新增黄茶3000亩,创成“省级茶叶出口基地”。推进4500亩蓝莓产业园建设。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市级以上家庭农场20家、专业合作社3家、产业化联合体2家,新发展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获批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主体1个。

 

 

全力推动县医院门诊楼、县法院审判法庭、建平初中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水环境整合治理PPP项目、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涟漪河二期、恒压泵站等市政项目进展。确保新郎川河栗园口至磨盘山23公里防洪工程竣工。水阳江中游治理郎溪段、港口湾水库灌区郎溪片等重大水利项目全面推进。

 

(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市场和社会活力

 

持续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大力推进“马上就办、网上办理、一次办结”,逐步实现“不见面审批”。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旗帜

 

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突出改善水、气、土环境质量,持续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工作,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八)保障改善社会民生,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加大民生建设投入,实施好省定33项民生工程。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化郎中“四名”建设。深化教师无校籍管理、校长职级制等专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