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7000/201601-00001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县外事办)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16-01-22 发布日期: 2016-01-22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7000/201601-00001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县外事办)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16-01-22
发布日期: 2016-01-22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6-01-22 11:09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县外事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  2016120日在郎溪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郎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庆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回顾“十二五”  郎溪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上下按照县委“1234”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破解新问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优,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较好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亿元,增长8.5%;财政收入21.8亿元,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亿元,增长12.3%;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增长8%

各项改革成效显著。以创新的理念改革体制机制,破解要素制约。在全市率先运用PPP模式;大力争取政策性贷款和地方政府债券;与徽商银行合作设立10亿元郎溪盛川城镇发展1号基金;郎溪经济开发区道其公司2亿元非公开企业债获批发行,政府融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土地预收回制度,大力开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盘活土地1820亩;获批用地指标1270亩。改革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成功实现“三校合一”。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公布实施;县级行政审批项目精简至82项,精简率25.2%;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获批国家级综合标准化试点。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新注册企业468户、个体工商户2515户。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挂牌成立。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县推进工作,外业测绘基本完成。发放小型水利工程“两证一书”5971套。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居住证制度。启动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调转促”步伐加快。出台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攻坚战。实体经济稳中向优。全面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精准开展企业帮扶。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资本金扩充至2.27亿元,在保企业148户、8.7亿元;开展政银担和税融通业务37笔、2.1亿元;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6.8亿元,增长9.3%。出台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政策,累计帮助企业招工6210人。预计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3户;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8.5%。韩华建材公司成为我县首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新增省“专精特新”企业3户、省卓越绩效奖企业1户、市长质量奖企业1户、省著名商标5件、市知名商标5件、市名牌产品4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3户,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5%28%,占全县规模工业比重24%25%,提高了6.35.4个百分点。现代农业提速增效。新增家庭农场152个,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家庭农场监测县;实现粮食总产28.6万吨,增长4.2%;古南丰、黄魁茶业、福源米业3户企业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新发展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5户、合作社45个、社会化服务组织10个、“三品一标”6个;新流转土地2.6万亩;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56.7亿元,增长9.7%。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观天下景区建设顺利实施,成功创建4A级景区;中华茶博园、高塘梅园等项目加快推进,水韵郎川文化旅游公司组建成立。皖江工贸城初具规模,入驻企业80户,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电商大厦投入使用,新发展公司制电商企业25户、商超合作点100个。

项目推进有力有效。新引进项目71个,实际到位内资137亿元、外资7307万美元,晶科光伏、中粮肉食产业链基地、动力源电动汽车启动操控系统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及企业研发中心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累计争取政策性项目补助资金8.5亿元,超额完成“保68”目标。建立落实问题交办、约谈调度、“四督四保”和“六个一”等工作机制,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80个省亿元和57个市亿元项目分别完成投资47.9亿元、67.4亿元,占年度计划206.7%192.5%。万方经编、理昂生物质等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华远固废、新涛光电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事关郎溪未来发展的建平大道、扬绩高速郎溪段、芜申运河郎溪段建设加快推进,S214大中修工程顺利完工,城区与扬绩高速连接线开工建设;商合杭高铁征迁工作全面启动,郎溪站正在加快规划,交通建设投资突破18亿元,增长27%

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城市建设“21933”工程有序实施,县城总规修改完善,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完成;棚户区改造有序启动;桑园南路、碧河路建成通车;新客运站、城区消防站等公共配套项目,农产品批发市场、亚太新天地等商业开发项目加快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全国文明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创建全面启动,全省首个县级好人馆正式开馆;新造林2.2万亩,省级森林城市通过验收;国家级生态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省第二批6个中心村基本建成,第三批全面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省级验收。黄湖路和17条村级公路、15座农村危桥、186个低压台区改造完成。第一联合圩农田防护工程、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2014年项目主体完工;飞毕联合供水项目顺利竣工,实现供水;荣获2014年度省江淮杯评比二等奖;高标准筹备组织了全省农田水利建设暨造林整地工作现场会。

民计民生持续改善。33项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共投入资金4.8亿元,其中县财政配套80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0231人。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10元,增长10%。以教育、卫生为代表的基本民生保障有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广受关注的县第三小学高标准建成使用;普通高考总达线率位居全市第一,连续四年获评市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县;2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录取,实现历史性突破。一流水准的新中医院正式运营,凌笪乡卫生院和20个村卫生室完成改扩建。社区卫生签约服务试点启动。人口计生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精准扶贫全面展开,减少贫困人口10016人。城乡居民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和省科普示范县创建通过验收,授权专利290件。完成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和5个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创建成为中华诗词之乡。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制定实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问责暂行办法、政务督办工作制度,开展“双评议”活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落实县长领衔督办制度,74件人大代表建议和91件政协委员提案顺利办结。大力支持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文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国防动员、统计、物价、档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老龄委、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完成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加强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三化”建设。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进一步强化。“六五”普法工作通过验收。被命名为全省无邪教示范县。毕桥司法所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

各位代表,201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逆势前行,成绩来之不易,被市委、市政府誉为“新常态下的郎溪新现象”,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圆满收官。

这五年,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大幅跃升。预计全县生产总值由57.4亿元增加到110亿元,年均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8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8倍,年均增长24.6%;财政收入由8亿元增加到21.8亿元,年均增长22.2%;三次产业结构由17.958.723.4调整为136225。五年净增规模工业企业159户,累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57亿元,年均增长17.3%;累计关闭“五小”企业53户,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规模农产品加工产值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倍、3.3倍,年均增长10.2% 27.3%

这五年,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政府机构、行政管理、财税体制、城建管理体制、文化教育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县公路运输总公司、农资公司、黄砂办、殡仪馆改制完成。郎溪经济开发区扩区获省政府批准。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实际到位内资739亿元、外资2.4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累计超过9.4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3倍。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新增民营企业1266户、个体工商户7673户,是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

这五年,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累计完成交通投资44亿元,一批事关郎溪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完成电网投资8.3亿元,配变容量较“十一五”增长216.3%。新造林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1%,较“十一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5.5亿元,县城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建设高标准农田19.6万亩。建平现代农业示范区获批国家级示范区。城市规划建设高标准推进,城市框架由不到3平方公里扩大到14平方公里。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县、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十字、梅渚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建平、新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涛城、毕桥、飞鲤等6个乡镇获批国家级生态乡镇,建平、凌笪、姚村3个乡镇正在等待国家环保部审核。

这五年,民生工程深入实施,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连续5年实施民生工程,政府累计直接投入资金18亿元。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8%,高于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小汽车保有量20985辆,是“十一五”末的3.7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72亿元。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较“十一五”末提高21%24%。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6万人。改造农村危房8568户;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7702套。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这五年,社会建设全面加强,郎溪知誉度显著提升。高考本科达线率增长10.5个百分点。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商务综合行政执法2项工作被列为全国试点,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食品药品安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4项工作被列为全省试点。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等荣誉,2008-2012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2010-2014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县。

各位代表,五年的砥砺奋进,五年的丰硕成果,奠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开启了建设幸福郎溪的崭新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郎溪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规模不大、发展不快;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债务压力依然很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园区土地利用率偏低,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高;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供求不均衡,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少数部门服务不到位、监管不到位,部分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意识下降,存在新常态下的“本领恐慌”;“四风”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展望“十三五”  致力建设幸福郎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郎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推进“调转促”的关键期、改革创新的突破期、开放合作的深化期。今后五年,我们将围绕致力建设幸福郎溪、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眼于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以“调转促”为主抓手,坚持招商选资、项目立县、工业强县、全域统筹、改革创新不动摇,奋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城市功能完善、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创新能力提升、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力打造开放合作创新的产业新城、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城、富裕和谐文明的幸福新城。

在县委《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导下,县政府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按照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达到安徽省县域经济第一梯队的总体目标,综合考虑,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20年,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力争达到2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达到33亿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数力争突破400户。

——转型升级进入新阶段。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2:39,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工业比重达到40%50%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0%;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到2020年,争取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

——城乡统筹呈现新面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素配置合理化;到2020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社会文明得到新提升。力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群众生活品质、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生态建设争创新佳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提升,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整治,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关于未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提请本次大会审议的《纲要》(草案)已经作了详细规划,概括起来是,围绕打造产业新城、生态新城、幸福新城,实施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开放引领、绿色崛起、服务共享五大战略。主要措施为:一是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缔造实力郎溪;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营造美丽郎溪;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造智慧郎溪;四是加快发展模式创新,构造活力郎溪;五是加快绿色崛起步伐,打造生态郎溪;六是加快社会事业建设,筑造幸福郎溪。

 

 

奋战2016   全面开启幸福郎溪建设新征程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为本届政府划上圆满句号,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县一系列会议精神,提出“1166”工作总体安排,即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为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稳中向优总基调,深入推进项目提质提效年、招商选资合作年、工业经济突破年、现代服务业提升年、城市形象提升年、干部能力提升年“六年并进”,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生态县、省级文明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县“六城同创”,为致力建设幸福郎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建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财政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为此,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县域发展源动力。千方百计应对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带来的挑战,创新理念举措,改革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加速释放市场潜能和发展动力。

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乡镇工作补贴制度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动态调整县乡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强力推进国家级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综合标准化试点建设,确保通过省级验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启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和农业补贴政策改革试点。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积极推广运用PPP模式,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和百货公司改制。继续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和十字镇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设立2000万元创新奖励资金,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户、高新技术产品15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6%。突出创新能力建设,争取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户,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10%。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新增授权专利300件以上,省级核心专利产业化项目1个;积极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县、省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园区。

放手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把发展民营经济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创业扶持基金,严格落实涉企收费清单和小额担保、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激励政策,评选10名“创业之星”、20名“创业能手”,推动更多社会成员兴办经济实体,引导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力争新设立市场主体3300户。

二、强化项目引领,进一步增强稳中求进支撑力。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将项目推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为经济稳中求进打牢根基。

强势推进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和“六个一”工作机制,排定100个县级重点项目,强化分级分层分类调度。推进项目提质增效,加快南方卫材、和心化纤二期等续建项目建设,确保晶科一期、理昂生物质等项目建成投产,晶科二期、龙源风电、动力源电动汽车启动操控系统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及企业研发中心、华菱精工曳引机补偿缆等项目开工建设。开展交通十大项目会战,争取G318宣城至十字段、S202溧张路、S239连接线、定埠港连接线早日开工,加快建平大道三四期建设,启动实施五期工程(G235十字至七塔段),确保扬绩高速郎溪段、城区与扬绩高速连接线、芜申运河郎溪段通车通航,新客运站建成运营,交通建设投资突破15亿元;完成商合杭高铁征迁工作,加快推进郎溪站和连接线规划建设。重点围绕11个重大工程包、6大消费领域,加紧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列入省“大新专”项目60个,实现政策性项目补助资金“保810”目标。

强力开展招商选资。围绕打造“四大基地”、“四大板块”,谋划成立产业招商分局,充分利用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皖江工贸城、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平台资源,巩固宁锡常、面向沪甬杭、开拓福深广,大力开展全民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和委托招商。按照“四有”要求,即有明确的主导产业、有清晰的产业链、有清楚的目标企业、有确定的重点区域,突出财税贡献力,绘制招商目标图谱,主动对接央企、知名民企、上市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努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强、成长性好的重大项目。积极引进中小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完善双向承诺机制,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0个,实际到位内资160亿元、外资1亿美元。

强化要素供给保障。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推进国有投融资公司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农发行、徽行、浦发行、华安证券合作;加快郎溪盛川城镇发展1号基金运作;探索P2P模式融资;大力争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置换份额,多渠道降低政府融资成本,保障基本建设。培育40家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力争华菱精工A股报会,4家企业新三板挂牌融资,打造资本市场“郎溪板块”。设立转贷调头和风险补偿基金;强化贷款投放调度,拓展政银担和税融通业务,力争新增贷款10亿元以上。加快十字基金小镇规划建设,推动绿色金融新兴业态发展。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坚持引资引智并举,开展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加强各领域高端人才引进培养;突出企业的招工主体作用,深化劳务对接基地建设,培育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快县中专学校二期建设,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三、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带动力。把“调转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加快工业化进程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精准发力,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工业投资公司,设立5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5000万元技改专项激励资金,编制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领域导向目录,着力推进动力源、晶科电力、华菱精工等企业扩能提质;以培育成套设备和核心部件生产企业为重点,加快安盛石化、普力德、佶龙机械、金象坩埚等企业投产达效,加速特种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食品等新兴产业集聚,力争特种设备制造产业入选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加大产品创新和品牌创建力度,力争新增省级重点新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3件、省名牌产品1个,推动郎溪制造业从初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扶优扶强,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跟踪监测,实施“1225”行动计划,即排定100家重点企业、20个重点技改项目、20家纳税大户、5家拟上市挂牌企业,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帮扶。扎实开展降低企业成本行动,强化要素价格监管,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按照就低原则,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和中介服务收费,最大限度降低生产要素、贷款利息、担保费用等企业成本;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打造“政策洼地”,实现政企联动。力争培育省“专精特新”企业4户,产值超亿元企业70户;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0户,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争取设立海关商检办事处,强化外贸实体企业扶持和进出口业务回转力度,力争培育出口实绩超千万美元企业10户以上,进一步提高经济外向度。

集约增效,推动园区转型发展。坚持以税收贡献抓项目,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增强服务配套功能,探索“园中园”合作模式,积极主动与溧阳市共建“苏皖合作示范区”,提升园区发展质量效益。郎溪经济开发区,围绕去“筹”升级,理顺村(社区)托管等运行机制;加快五金市场、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等平台建设,启动邻里中心、人才公寓、锦湖公园等配套项目,推进公交服务体系建设,力争新开工项目20个、新投产企业20户。十字经济开发区,抓紧调整经都产业园合作建设模式;尽快启动中水厂、220千伏郎三变、集中供热等配套项目,力争新开工项目20个、新投产企业20户,争创省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省级安全食品加工园。涛城工业园,依托区位交通和华远固废等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和金属循环加工业。梅渚工业园,依托华菱精工、泛博纺织、鑫煜门窗等企业,发展电梯配件、汽车内饰件、高档门窗产业。新发工业园,依托鸿泰钢铁、中再生等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围绕创建国家级节约集约模范县,完善土地预收回制度,大力推进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和项目嫁接,力争盘活土地2000亩,促进园区集约高效发展。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少破产清算,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确保社会稳定。

四、促进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四化同步助推力。坚持以工业理念、项目方法、市场手段,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培育示范主体,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建成生态高标准农田3万亩,积极争创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设立现代农业发展基金,致力引进实力强、理念新的经营主体,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畜禽养殖、水生蔬菜和休闲农业,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中粮肉食产业链基地一期建成投产,新增水生蔬菜1万亩、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强力推进茶产业提升行动,实施老茶园改造和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5000亩,力争创成省级绿茶出口基地,“郎溪黄魁”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倾斜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发展,新发展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0个、龙头企业“甲级队”1个、产业联合体2个,规模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1%。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启动农业物联网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建设,培育省级“三园两场”2个、“三品一标”10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点5个。

提升现代服务业。启动定埠港物流园、冷链仓储物流园规划编制;加快皖江工贸城招商建设,引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县内物流企业“退城入园”,争取入驻物流企业达到100户。发挥电商大厦孵化作用,加快线下布点建设,推进电商物流配载中心项目,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支持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二手车市场和废旧汽车、农机具、机床拆解市场建设,推进“2.5产业园”和设备再制造产业园谋划。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激活专业市场、城市综合体等传统商贸业,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促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立足“诗意郎溪、田园城市”发展定位,依托徽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元素和自然资源,大力实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五个一工程”。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高铁站规划建设为契机,统筹谋划石佛山-天子湖区域功能定位,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健康养老产业。举办“中国休闲小城”系列招商推介活动,突出抓好观天下4A级景区招商建设、伍员山5A级国际旅游度假区谋划,力争2-3个文化旅游项目建成运营。启动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打造1-2条旅游精品线路,力争新增国家3A级景区1家、省级优秀旅游乡镇1个,培育形成1个乡村旅游集聚区、2-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一批星级农家乐,争创省全域旅游示范县。

五、打造宜居环境,进一步增强城乡一体承载力。坚定不移做优做美城市,完善服务功能,集聚更多人口,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强化功能,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大力实施“13369”工程,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以县城总规修编为龙头,抓紧做好控规通则、城市空间特色风貌和管理单元规划,启动老城区规划、部分区域建筑立面改造和高速连接线两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做好全国重点镇规划修编工作。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适度扩大改造范围。开工建设第二自来水厂、“三馆”、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力争启动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续建、新改建凤居路、桑园南路等20条市政道路,确保惟和二期、静雅新苑一期建成交付,城区消防站、幸福佳苑幼儿园建成使用。抓紧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加快推进雨水渗滞调蓄、雨污分流、城西排涝干沟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创省级园林城市,确保新增城市绿地5万平方米、绿道10.8公里,改造提升绿化5.2万平方米。整合信息化平台,运用“数字城管”建设智慧城市,加快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着力解决占道经营、违章停车、乱贴乱画、损坏市政设施等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县城,确保创成省级文明县,让广大居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美好。

加快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深入开展“三线四边”环境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完成2016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及集镇整治任务,确保第二批6个中心村通过验收、第三批6个中心村加快建设。继续实施“八小”水利工程、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项目,开工建设吴桥排涝二站、“引天济龙”调水工程,确保钟桥水库新建项目获批立项;精心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大力开展农网升级改造,推进110千伏凌笪变可研评审,确保110千伏建平变建成投运。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进程,实施县乡道畅通工程,努力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多措并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确保通过国家级生态县考核验收。开展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联防联控;启动城区污泥处置工程建设,探索以市场化模式推动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强化燃煤锅炉整治、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建筑扬尘治理、黄标车淘汰等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新造林10390亩。

六、致力民生优先,进一步增强共享幸福向心力。秉持财力更多倾斜民生、精力更多倾注民生的理念,办实办好惠民实事,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尽心竭力保障基本民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全面实施省定33项民生工程。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推进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坚持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筹建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推进老年公寓和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坚持不懈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行教师无校籍管理;启动县城公办第三初中项目,加快全面改薄工程和新城区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全力做好迎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工作。加快建设县妇幼保健所;规划新建县精神病医院;探索建立县域医疗共同体。全力争创省级卫生县城。依法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第三届全国地名普查。推动文化资源服务向农村延伸,创成首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等活动,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协力同心维护和谐稳定。推进基层综治维稳信访中心“三化”和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建设,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和网络舆情处置,注重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大力实施“铸安”行动和“平安细胞”工程建设。支持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科协、文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外事侨务、民族宗教、老龄委、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启动“七五”普法。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法律援助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践行“三严三实”  强化自身建设   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致力建设幸福郎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三严三实”要求,突出抓好以执行力为核心的自身建设,切实打造一支“敢为、能为、有为”的政府团队。

建设诚信政府。加强守信践诺机制建设,认真履行政府依法向社会作出的承诺,及时兑现各项政策。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诚信管理和教育,增强诚信意识和信用观念。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常态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务求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让诚实守信在郎川大地蔚然成风。

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司法、审计、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终身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建设高效政府。坚持立说立行,推行“一线工作法”,大力弘扬动真碰硬、真抓实干、一抓到底的优良作风。强化行政问责追责,坚决查处庸政懒政怠政,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对县委县政府决策的事、有利于郎溪发展的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坚决办、认真办、马上办,不断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建设阳光政府。完成政府权力清单运行平台建设,强化政府权力网上运行,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细则。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抓好政府信息公开,畅通网络问政、县长热线、县长信箱等政民互动渠道,不断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建设廉洁政府。以“四个自觉”为重要遵循,持续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零容忍态度严惩腐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营造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回望“十二五”发展历程,我们倍感自豪;踏上“十三五”发展征程,我们信心百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敢于创新,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众志成城,为致力建设幸福郎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