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农业农村局> 政策解读> 本级政策解读> 其他解读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2304-00062
组配分类: 其他解读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负责人解读】县农业农村局农办秘书股负责人盛振波解读《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4-26 发布日期: 2023-04-26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2304-00062
组配分类: 其他解读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负责人解读】县农业农村局农办秘书股负责人盛振波解读《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4-26
发布日期: 2023-04-26
【负责人解读】县农业农村局农办秘书股负责人盛振波解读《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3-04-26 16:05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修订背景和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及省、市、县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结合市委一号文件征求意见稿,拟定了我县《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总体考虑和制定意义

(一)总体考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及省、市、县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

(二)制定意义。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决守牢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由县委农办拟定《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分别于2月6日和2月22日发各镇、街道和县直部门征求了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意见和建议,修改形成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于3月27日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4月7日提交县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

四、工作目标

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县域实践新路径。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保持较快增长。

五、主要任务

包括9部分31个点,可以概括为“两条底线、一个行动、五项重点、一个加强”。

“两条底线”即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障粮食安全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是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74.45万亩、产量27.5万吨以上。发展优质专用粮43万亩在粮食主产镇建设育秧中心2个、粮食烘干中心2个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个。严格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新增0.1万吨县级储备规模。积极做好油料扩种工作。发展大豆面积达到1.2万亩。扩种油菜1.19万亩,面积达6.29万亩。新增油茶种植面积960亩,总面积达1.2万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增设施基地200亩,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0.5万亩(含复种)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集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大食物供给体系。做好蔬菜稳产保供,稳定家禽生产,夯实生猪养殖基本盘水产品总产稳定在2.68万吨以上。加大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健全追溯管理制度。

二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不断完善部门筛查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投入促、产业强、就业稳、主体带、光伏助、消费帮、救助兜、政策添、改革推、防控保等举措,促进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提高到65%以上。支持有条件的脱贫户发展庭院经济,创新推广微花园、微茶园等模式。持续稳定帮扶政策。压实帮扶责任,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联系村和干部帮扶制度。

“一个行动”即“两强一增”行动。

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一是大力推动科技强农。大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确保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发展智慧农业,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升级,新增数字农业工厂1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个。二是深入推进机械强农。加快农业全程机械化进程。力争经济作物和畜牧、渔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5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4.5%。三是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实施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加快实施创业宣城行动,开展面向全县农民工创业培训100人以上,面向农村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0万元以上。

“五项重点”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一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确保“三区三线”划定的48.5767万亩耕地和43.4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稳妥有序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按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要求新建1.7万亩、改造提升1万亩高标准农田,逐步推动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以提升灌排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塘坝整治提升工作,全面实施好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工程。重点推进防洪工程、泵站建设、水源工程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等项目,确保农田旱能灌、涝能排,全面建成旱涝保收田。

二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加快“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创建,新增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打响郎溪茶产业品牌,打造“一地六县”绿色农产品(茶叶)示范基地。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20亿元以上。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深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力争2023年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超11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之比达3 以上。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为方向,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体系,培育年网销超1000万元农村电商企业2个。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立“三大主粮”等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7个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6%。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三是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推进“三大革命”、“三大行动”。改造提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000户。常态化实施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建成2022年度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4个,新申报建设2023年度3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4个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继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确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9%以上。实施自然村通联网路21.239公里,实施县乡道升级改造建设14.9公里。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7户。力争所有行政村开通5G信号。持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安排“百医驻村”、“千医下乡”、“万医轮训”,继续组织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建立低保、特困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四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建强乡村党组织体系。组织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和“擂台比武”活动。推深做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走在前、创示范”行动,加强3个选点村项目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深化“党建+三治”,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全面落实三级联系包保走访机制。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工作,建成“4+N”网格管理体系和“1+1+X+X”基础力量体系。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着力革除婚丧事大操大办、高价彩礼、铺张浪费、人情攀比、借机敛财等陈规陋习。

五是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实施“小田变大田”3.2万亩以上,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面积10万亩以上。力争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64.5%。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拓展延伸“四靠”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广村居抱团发展等模式,确保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达60%以上。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审慎稳妥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一个加强即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一是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统筹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统筹发挥“五大振兴”专项小组牵头单位作用,实行常态化调度,形成一抓到底的工作合力。二是进一步保障“三农”财政投入。2023年实现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不低于9.6%。做好农业农村领域以工代赈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支农力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共同富裕”信贷模式,提升乡村振兴的金融供给能力。全面推行“党建+信用”,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乡土人才“四带”行动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150人。全年培训农民工不少于3000人次,培养徽菜师傅不少于 220人次。五是进一步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在“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农民富”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大力推进“115”示范创建,积极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好经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累经验、趟出新路,打造乡村振兴郎溪样板。

六、创新举措

深化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建设。以绿色食品产业为抓手,深入做好“土特产”文章,围绕优质粮油、茶叶、畜禽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创建,新增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打响郎溪茶产业品牌,以茶产业为依托,加快建设集加工、销售、茶具、茶文化、检测中心于一体的茶产业文创园,打造“一地六县”绿色农产品(茶叶)示范基地。

七、保障措施

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进一步把“三农”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县、镇(街道)、村党政主要负责人任期内完成辖区走访任务,统筹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情况作为基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切实加强领导能力和工作作风建设。统筹发挥“五大振兴”专项小组牵头单位作用,实行常态化调度,形成一抓到底的工作合力。进一步健全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机制,定期通报各地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开展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表彰评比。强化县委农办机构建设,充实工作力量。

进一步保障“三农”财政投入。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全年农林水支出正增长,且增幅高于一般公共预算增幅。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2023年实现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不低于9.6%。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业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重点领域,加大项目谋划、申报,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已上报项目跟踪对接,积极争取上级更多投资支持。做好农业农村领域以工代赈工作。

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支农力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共同富裕”信贷模式,提升乡村振兴的金融供给能力。全面推行“党建+信用”,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积极争取省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省农担公司、市瑞丰担保公司支持,会同相关银行共同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信贷支持。

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乡土人才“四带”行动计划。探索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评价改革,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加强乡村产业人才、公共服务人才、乡土人才、新乡贤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高素质农民150人。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新徽菜 名徽厨”和新时代宣城工匠培育工程,全年培训农民工不少于3000人次,培养徽菜师傅不少于220人次。持续组织开展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评选,大力挖掘培养乡村手工业者、能工巧匠、传统艺人。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

2.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

3.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4.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5.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6.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7.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8.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9.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解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农办秘书股股长——盛振波

咨询电话:0563-702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