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气象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气象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2341722486320409N/202109-0000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县气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城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09-30 发布日期: 2021-09-30
索引号:
12341722486320409N/202109-0000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县气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城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09-30
发布日期: 2021-09-30
宣城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21-09-30 15:38 来源:县气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前   言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根据《安徽省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宣城市气象局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了《宣城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加快推进我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两个更大”宣城高分答卷的意见》,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宣城建设提供坚强气象保障。
《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了省局有关处室及市直有关部门的意见。《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宣城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发展形势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气象事业进展与成效
过去五年,全市气象部门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提高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水平,聚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灾、粮食生产安全、绿色发展、脱贫攻坚等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全市气象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20年,全市气象防灾减灾在省政府的考核中名列第三;2021年1月,宣城市气象局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防汛救灾先进集体”; 全市气象部门省级以上文明单位6个,其中宣城市气象局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气象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五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建成高质高效气象基础通信网络,市-县气象专网带宽达70M,高标准构建气象信息安全与保障体系;气象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区域气象站248个,其中四要素114个,六要素42个,站网间距达7公里;发展智能观测业务,完成国家站自动化改造和装备升级,实现日照、视程障碍现象、地面凝结现象等要素自动观测或综合判识,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正式运行;国家布点SA多普勒天气雷达及信息接收处理中心建设完成,于2020年1月1日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效益进一步显现;预报预测业务体系逐步完善,制定监测分析、预报制作、预警发布、会商联防和检验评估业务流程,发展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实现自动制作未来7天逐日和逐时的温度、降水产品,并能生成时序图和平面图,通过新媒体对公众进行发布。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五年来,全市气象部门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基层综合防灾减灾“六个一”建设,修订重大气象灾害“叫应”制度及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创成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个;利用“宣城气象”微信公众号、“宣城气象”新浪微博、“安徽宣城预警发布”抖音号,对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了预报、预警信息通过新媒体向公众用户发布;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系统平台2021年将建设完成;提升卫星遥感应用技术水平,挂牌成立安徽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宣城分中心,利用高分三号卫星影像数据开展水域提取和时空变化监测,编制水阳江流域、南漪湖流域洪涝灾害水域动态变化专题服务材料;开展春运、春播、午收、中(高)考、秋收秋种等重大气象服务工作,预报预警准确率不断提升。近五年累计发布各类决策服务材料730期、各类预警1790余次、决策服务短信1050余万人次。
气象服务水平长足进步。五年来,市气象局将6000多个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纳入服务对象库,累计发布农业气象服务材料500余期;围绕茶叶气象服务分别在敬亭山茶场、敬亭山管委会和杨柳农业科创园建设茶叶生态气象监测站,开展五个主要区域春茶关键期气象服务和开采期预报服务;围绕大田作物气象服务分别在洪林农业气象基地、杨柳双季稻观测田、烟草观测田布设作物长势观测系统;在宣州区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展了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建设,完成21亩试验田的大田整治,开展一季稻水稻试验、大棚气象要素观测等;利用高分卫星资料开展作物面积提取;开展香榧物候期气象服务需求调研;将全市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成员及村“两委”纳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定时发布预报产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服务农业生产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
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取得新突破。开展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开展城市下垫面、森林下垫面、水体附近负氧离子观测;皖南山区森林防火人影作业基地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区域内装备火箭发射装置34套、地面烟炉21套(其中宣城市火箭发射装置19套、地面烟炉15套),人工增雨作业常态化开展,五年来我市共组织开展209次人工增雨作业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和抗旱减灾;积极开发气候资源,与市文旅局联合开展首届“宣城市十佳气候宜游目的地”评选活动,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首届十佳优质气候农产品”评选活动;创成“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10余家、“中国天然氧吧”县(市)2个。
气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五年来,市气象局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宣城市气象局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在岗位竞聘中发挥重要作用;每年定期召开学术交流年会,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10余篇论文获奖;修订市局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每两年开展一次评比,激励和促进了研究性业务的发展;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4篇,2项科研成果获中国局科技成果证书,2个系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2项科技成果入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汇编》,获全国推广;在第十三届安徽省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三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三届全国气象行业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职业技能竞赛中,均取得好成绩。 
气象科学管理成效显著。五年来,全市气象部门立足本地实际,着力深化气象改革,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全力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防雷、气球管理纳入宣城市信用体系,印发年度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动态调整市气象局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适时更新《宣城市防雷安全监管重点单位清单》;组织开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和升放气球资质挂靠行为专项整顿;与市应急局联合开展防雷安全工作检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江淮行”活动;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两个更大”宣城高分答卷的意见》,组织召开年度气象现代化暨防雷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及防控气象服务工作,市气象学会被市科协表彰为“疫情科普及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市气象局“亲情气象”志愿服务队获市最佳战“疫”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党的领导和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持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不断增强。五年来,全市气象部门获地方党(工)委表彰的先进集体20余个(次)、先进个人 30多人(次),1人获全国气象部门2020年优秀共产党员。
“十三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全国先进水平和我市安全与发展需求,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瓶颈制约。一是气象监测能力仍显不足。重点流域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密度仍然不能满足服务要求,部分山区仍存在监测盲区,相比沪苏浙,监测设备数量偏少,装备保障能力不足,中小尺度强天气系统垂直探测能力较弱。二是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精准性仍需提高。局地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评估技术存在短板。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护基础薄弱。三是气象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较突出。面向“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气象服务内涵外延亟需完善和拓展,专业化、智能化服务技术亟待加强和提升,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亟待建立和完善。四是气候趋利作用和气候变化应对有待加强。生态监测评估能力需要加强;我市丰富、多样的特色气候资源和独天得厚的气象旅游资源亟待保护和挖掘;生态建设与治理气象保障服务、生态环境评估技术需要强化。五是气象科技创新平台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成果对气象业务支撑仍然不足。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等关键技术亟待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不够,气象数据质量亟待提高,数据价值有待深入挖掘。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气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宣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面推动数字化发展对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宣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全面推动数字化发展,加快建设新时代数字宣城的战略部署。气象部门需要主动对标对表,找准气象服务着力点,坚持创新发展,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紧紧围绕“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任务,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努力在生态气象、农业气象、旅游康养气象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在业务、服务和管理创新上取得新进展,更好地服务于宣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宣城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对“一地六县”合作区一体化气象保障能力提出新需求。气象部门要坚持把“一地六县”合作区气象保障能力建设作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围绕打造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区、生态型产城融合先行区、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基地的战略定位,一体化开展面向示范区现代交通、现代物流、区域生态、旅游度假、特色农业等重点领域的气象服务,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生态气象服务示范区和气象保障体制机制的试验区。
宣城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宣城样板”,全面建设更具幸福感城市,对气象趋利避害提出更高要求。天气气候作为驱动生态系统最活跃、最直接的因子,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大气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应对、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等生态保护和建设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气象保障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关键。面对新要求,气象部门需要持续提升生态气象监测能力、预警能力和评估能力。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考察安徽的重要讲话和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坚定不移把宣城气象事业融入市委市政府战略定位,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气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智慧精准的气象业务体系,普惠共享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规范有序的气象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宣城气象事业开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气象现代化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气象工作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科技引领,顺应信息化、智能化趋势,注重多领域创新研究交叉,加强多主体协同创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气象自主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深化改革。健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破解影响和制约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的难题,着力激发气象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服务需求供给,提升气象服务能力。
坚持提质增效。按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路,固根基、扬优势、拉长长板、补齐短板,既前瞻规划“十四五”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又要解决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引领全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到2025年,按照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基本建成以服务宣城高质量发展的趋利避害并举的气象服务体系、智慧精准的气象业务体系、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规范有序的气象治理体系。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更加深入,气象保障城市安全的能力和服务重点行业发展、百姓生活幸福、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一地六县”气象合作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长三角一体化气象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地位进一步凸显,气象人才队伍保障更加有力,气象法治水平不断提升,气象现代化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迈入长三角地区第一方阵。(具体指标见附表)












附表:宣城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指 标2020年值2025年目标值
1地面观测站网完善程度95%100%
2应用气象观测站(农业、生态)完善程度90%100%3观测装备保障能力82%99%4气象灾害监测率70%90%
5智能网格预报晴雨预报准确率80%85%
6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38分钟45分钟
7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85%90%8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90%92%
9人员本科学历比例94%97%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84%85%
硕士以上学历人员数量8人10人









  主要任务
第一节 提高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生命安全
提升气象灾害易发区和重点区域气象监测能力。建立覆盖中小尺度强对流监测网,发展实况业务;补齐宣城市境内的两江(水阳江、青弋江)、九河(华阳河等)以及宣城市南部山区气象监测短板,建设X波段雷达、风廓线雷达、三维闪电定位仪、大气电场仪等设备,优化地面自动气象站布局,建设乡村温雨自动站,提升暴雨、雷电等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监测能力,为防灾减灾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充分利用中国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及周边省市气象局较成熟的中尺度多模式集成预报业务,提高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精细化落区的预报能力;基于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研究气象次生灾害风险预警技术,提升重大气象灾害和暴雨诱发的洪涝、山洪、地质灾害预警能力。
三是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能力。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应用新一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各部门提供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辅助决策服务;利用应急广播等手段加快预警信息传播,探索建立社会全媒体资源快速精准传播体系;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的应用,推动“预警+行业”数据融合分析,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体系。
第二节 提高气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生产发展
实施“气象+N”行动,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气象信息的跨行业综合应用,推进“气象+”产业融合服务。开展台风、干旱、洪涝等巨灾保险气象服务,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气象服务,形成天气风险指数类产品和气候投融资新产品;推动气象融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发展城市气象服务;推动气象服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优化全链条气象服务业务流程;推动气象服务纳入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趋利增值型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研发,开展旅游与康养特色气候资源评价,助力泛旅游产业发展;开展面向各级“路长”和“两站两员”开展市域范围国、省道路和乡村公路的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服务,推动实现气象监测预警与交管应急处置互通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为农气象服务能力。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土壤—生物—大气”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观测站网,为保障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提供气象基础数据支撑;面向“种、管、收、储、售”生产全过程,开展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预警、农业气象区划评估、典型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等技术攻关;开展主要作物和特色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气候好产品评价、农业保险相关技术研发;推进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中的融合应用;建立融媒体农业气象服务矩阵,强化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及服务能力建设。
第三节 提升智慧气象服务能力,服务生活富裕
发展智慧化、场景式公众气象服务。面向公众“衣食住行游购娱学康”生活场景需求,发展全场景的民生覆盖服务,建立全方位、多视角、广覆盖民生气象服务网,优化服务易用性和体验感;基于移动交互、智能定向,建立精准分类的智慧生活气象服务产品体系;搭建自助式气象服务“产品货架”,提供更加丰富的气象服务产品。
持续提升公众气象预报精准度。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更高质量追求为目标,大力提升气象观测预报的定时、定点、定量水平;完善无缝隙精准化预报业务;升级完善临近、短时到短中期的智能网格天气预报业务;建立11-30天逐旬更新的强降温、强降水、夏季高温等重要过程预测。加强梅雨、春季连阴雨、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雨雪等高影响过程的气候监测预测。
提升智慧气象助力城市数字化发展能力。把握新基建建设机遇,加强气象信息化建设,扩容升级气象软硬件设施设备,打造智能气象观测网;加强观测、预报、服务业务产品数字化建设,应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技术,融入安徽省气象信息大数据云平台;积极配合“数字宣城”城市大脑建设,对接气象相关数据;加强“气象触发”的城市内涝、交通阻滞、大气污染和其它公共事件的影响预报和应急服务,提升城市“生命线”的气象保障能力;加强城市气象综合观测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预测系统建设,将气象保障纳入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工作体系;建立媒体融合业务运行机制,提高信息发布智能化水平。
第四节 提升绿色发展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助力生态良好
发展卫星遥感应用业务,服务国土空间开发。成立县级高分应用中心,利用高分卫星、风云气象卫星等,加强地表生态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测,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资源环境承载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灾害的影响调查等提供高精度的监测评价产品。
发展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服务生态环境治理。强化皖南山区森林防火人工增雨基地作用,完善监测指挥体系,增强作业保障水平;建立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保障体系,开展助力森林防灭火、大范围空气重污染防治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提升美丽长江(皖南)经济带、“一地六县”合作区等区域的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保障能力。
发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服务绿色发展。推动气象与生态、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全方位的资源应用服务,发展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治理、生态评价等气象保障服务体系;提升“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等旅游气象品牌效应,促进气候标志品牌的生态、经济、社会价值转化;推进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服务地方需求;开展碳通量观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监测与评估服务。
第五节 打造“一地六县”一体化生态气象服务示范区和气象保障体制机制的试验区
强化省际合作,共创合作区气象保障体制机制的试验区。加强与浙江省湖州市气象局、江苏省无锡及常州市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有关部门的合作,共同研发“一地六县”一体化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和区域协同服务技术;建立合作区气象信息共享机制和观测系统联合运维机制,建立合作区灾害性天气联防联控机制和一体化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合作区人才交流机制,开展业务技术及科研合作,创建党建联盟。
践行“两山”理念,打造“一地六县”一体化生态气象服务示范区。开展空气质量指数、水体质量、植被固碳释氧能力、植被覆盖度和生态质量指数等生态环境参数观测和评估,研制合作区高时空分辨率水体植被生态气象监测服务产品;针对旅游、康养等生态相关领域开展特色气象服务,制定特色气候康养适宜性评估技术指标体系及评价规则、开展合作区气候康养特色资源区划评估。


第四章重点工程
第一节 “一地六县”合作区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宣城)工程
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共同发展”原则,联合提升合作区综合气象立体观测能力,推进生态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提升合作区专业气象监测能力和垂直气象监测能力;面向合作区重点领域开展具有特色的绿色生态气象保障服务,助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通过建设一体化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支持平台,建立灾害性天气联防联控机制,建设一体化气象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合作区气象防灾减灾保障水平;通过开展气象科研合作,建立人才交流机制,提升我市气象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专栏1   “一地六县”合作区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宣城)工程
01提升合作区综合气象立体观测能力。
推进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开展森林、湖泊、城市碳通量观测;提升卫星遥感生态监测应用能力;加密合作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交通气象站,提升高铁、高速、国道等交通气象监测能力;在绿色农产品服务功能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布设农业气象站;在郎溪布设X波段天气雷达,开展合作区X波段雷达实时组网。
02开展合作区绿色生态气象保障服务。
推进“长三角”生态气象服务示范区建设。开展面向合作区现代交通、现代物流、区域生态、旅游度假、特色农业等重点领域的气象服务;合作建设公共气象服务融媒体制作中心,开展伴随式、“无感式”的气象产品推送服务;探索康养旅游、绿色生态等“两山理念”特色气象服务,助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
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监测评估服务。利用布设在“一地六县”的碳通量观测设备数据,结合卫星资源,研发碳排放的监测产品;结合生态评估技术,形成近地层对碳的吸收或转化能力的评估产品,为“一地六县”的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监测与评估服务。
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助力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区域气候条件、负氧离子含量、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等,推动区域内创建中国天然氧吧等气候资源品牌,打造区域休闲、康养、度假等旅游气候产品。围绕区域内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优势农产品品牌创建,开展气候好产品评价与溯源工作。
强化植被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价服务。基于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构建陆地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进行陆地植被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价业务服务。统计分析月和年的陆地植被生态质量信息,制作业务产品和专题报告,开展植被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价服务。
03提升合作区气象防灾减灾保障水平。
合作建设一体化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支持平台。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研究,发展区域联动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及风险预警技术,建立基于智能化、大数据和GIS 技术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支持平台。
建立合作区灾害性天气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上下游灾害性天气联防,组建合作区气象灾害联防合作联盟,建立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联动业务,在合作区试点建设暴雨、台风、强对流等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快速联动响应机制,联合开展灾害性天气复盘,探索建立合作区一体化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机制;联合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助力改善空气质量作业。
建设合作区一体化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气象触发”的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城市内涝、交通阻滞、大气污染和其它公共事件的影响预报和应急服务;开展气象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能力建设,构建由智能终端、应急广播、综合显示屏等多种手段广覆盖的预警靶向发布平台。
04开展合作区气象业务科研合作、人才交流机制建设。
开展气象科研合作。建立合作区气象开发研究基金;联合开展生态、康养、旅游、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研究;推进短时临近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技术、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监测预警技术研究、遥感气象服务技术、生态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定期组织科研成果及技术交流。
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建立合作区气象访问学者制度,加强纵向及交叉交流力度,开展气象技术、气象管理人员定期交流访问,互为对方相关业务技术骨干提供短期交流工作机会,并提供相应工作条件。


第二节 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气象保障工程
围绕宣城水旱情防御,全面提升城乡气象灾害精密化监测、精准化预警、精细化服务能力,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城乡经济社会损失和人员伤亡,打造安徽气象防灾减灾的宣城样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升级并扩充原有二维闪电定位仪为三维闪电定位仪,提升农村雷电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市级中心村雷电防御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多雷击村各类公用线路和建(构)筑物的雷电防护设施、公共区域雷电灾害防御设施和雷电安全避险场所,加强村民雷电灾害防御宣传教育,为全市农村雷电灾害综合治理提供示范。
专栏2  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 气象保障工程
01气象精密监测能力建设
完善地面气象观测网,实现区域站升级改造,布设村级温雨气象观测站,围绕水旱灾害、山洪、地质灾害需求,升级、加密布设区域站;健全大气垂直观测站网,建设宣城风廓线雷达;优化气象雷达观测站网,建设宁国、郎溪、绩溪X波段雷达;发展应用气象观测站网,布设农业、生态、交通气象站;增强市、县卫星遥感应用能力,建设市、县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提升观测装备保障能力和数据质量;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逐步推动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得分小于70分的台站迁站,并加大对评估合格站点探测环境的监控和巡查力度;建设市级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提升计量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积极申报宣城市大气成分观测试点,加强对气溶胶、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等大气成分的观测能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实现《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的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等12种气象灾害监测;提升部门内、外气象观测数据收集率;强化气象数据分析加工能力,提高数据应用服务水平;强化气象信息化和数据网络安全建设;建立全市业务系统一监控平台。
02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建设
加强突发灾害性天气识别、短临预报预警技术的研发应用和自动化、智能化监测预警业务平台建设,提高24 小时关键点晴雨、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和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增加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加强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预警技术研发应用,开发暴雨、暴雪、大风、冰雹、雷电、大雾、高温、短时强降水等客观预报产品和服务技术流程,提升市级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
完成9种灾害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与水利、自然资源联合开展的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风险预警业务;不断提升预警信息公众和应急责任人覆盖率,提高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的效益,加强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及时与当地广电、工信、宣传等部门进行沟通和对接,建立合作机制,建设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公众终端等多种方式的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推进以县为单位的气象防灾减灾作战图的绘制工作、实现“防灾减灾大数据分析、超阈值报警、防灾减灾三个叫应”功能在市、县综合性业务的模块化体现和推广。
03防灾减灾救灾气象精细服务建设
构建以短信、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为载体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全媒体传播矩阵,升级新媒体服务内容,建设全媒体气象服务产品加工流程机制。探索面向公众的预警靶向发布系统和覆盖全市的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立各类社会媒体快速传播气象预警信息的绿色通道,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发挥国家级、省级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作用,联合应急、地震等部门,提升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在防灾减灾中的影响力;开发有宣城特色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研发情况,并通过业务准入。
04农村雷电灾害综合治理
升级原有二维闪电定位站点为三维定位仪;选取若干地处圩区、山区和丘陵地区的美丽乡村,充分结合不同地形、不同建筑结构材质的雷电防御需求,建设若干个防雷长廊,完善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的直接雷防护和雷电感应防护装置;建设野外雷电防护应急避雷亭和区域性防护设施,形成农村雷电综合立体防护工程。
在宣城市各地现有科技馆或者气象科普馆内增加具有观赏和体验功能的雷电知识科普宣传设备;结合雷电高易发区及市级中心村示范点规划布局,建设农村防雷科普宣传长廊,并充分发挥电子显示屏、广播大喇叭以及雷电科普工作站作用;组织实施防雷科普教育培训工程,建立针对农村干部、安全员、农村电工和中小学生等不同对象的科普教育和应急演练培训机制。

第三节  绿色发展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宣城样板”战略部署,构建生态气象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2张网,全面提升重点水库、康养基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质量监测能力。应用卫星遥感资料全天候、多时相开展农林、城市和碳通量生态气象遥感监测;充分开展气候资源利用,为康养、旅游、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建立生态气象指标体系,依托“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等气象品牌效应,促进气候标志品牌的生态、经济、社会价值转化;提升空中云水资源地基探测能力和作业保障能力,建设宣城智慧型人工影响天气决策服务指挥平台。

专栏3  绿色发展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01加强生态气象监测系统建设
在南漪湖、港口湾水库、陈村水库以及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区、休闲康养基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推进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开展森林、湖泊、农田、城市、遥感生态监测;建设生态气象预警平台;建设静稳天气监测预警系统,提升大气环境边界层的垂直探测能力。
02提升卫星遥感应用能力
利用高分、哨兵等多源卫星资源,面向宜游宜养区开展植被、水质和冷岛效应等生态质量评估;面向农业和林业开展作物长势、洪涝、火点等灾害监测;面向城市开展热岛效应评估;利用卫星资源,研发碳排放的监测产品;结合生态评估技术,形成近地层对碳的吸收或转化能力的评估产品,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监测与评估服务。实现产品类型6种,行业用户10户。
03提升为农气象服务能力
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土壤—生物—大气”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观测站网,为保障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提供气象基础数据支撑;面向“种、管、收、储、售”生产全过程,开展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预警、农业气象区划评估、典型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
04提升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价能力
构建县域生态环境气象监测考核指标,开展生态气候环境指标动态监测、评估;协助开展气候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估、重大气象灾害对生态安全影响评估、气候承载力监测评估、城市气候监测评估和城市内涝及暴雨洪涝风险评估;开展气象旅游资源的在线评价、生态气象环境的实时监测;运用遥感等高新技术手段助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05气候资源助力绿色发展
加强气候资源评价技术方法研究;编制气候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完善生态宜居、旅游、康养等气候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及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气候资源普查,推进气候资源评价业务体系和支撑能力建设,实现评价业务全流程规范化;提升“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等旅游气象品牌效应,促进气候标志品牌的生态、经济、社会价值转化。
06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
提升空中云水资源地基探测能力和作业保障能力,提升“皖南山区森林防火人工增雨基地指挥中心”能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保障率、提升人影作业装备水平、提高人影作业安全水平,建设宣城智慧型人工影响天气决策服务指挥平台;完成2~3个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县建设;结合我市山区地形特点,推进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固定作业站点建设、安全防控能力、弹药存储安全;探索无人机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新方式、新手段;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物联网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形成组织完善、服务精细、保障有力的人工影响天气体系。
根据农业生产、经济作物种植、森林防灭火、生态修复、湖库增蓄等区划和实际服务需求,科学调整人工增雨作业布局,不断提高作业可保障面积对实际服务需求面积的覆盖率,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和成效。
第四节 气象台站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开展“新基建”下的基层台站智能化改造工程,加强台站业务系统运行环境建设,提升基层台站科技创新内涵,实现“一站多能”。因地制宜加强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艰苦台站的基础设施环境改善,台站园区风格体现台站历史沿革文化、气象科技特色、融入气象文化要素、提高台站建设品位。
专栏4  气象台站基础能力与智能化提升工程
01基层台站智能化改造
开展“新基建”下的基层台站智能化改造,实施基层气象台站业务用房、业务平台、配套设施和业务设备的优化升级,改善基层气象台站业务运行环境,提升基层台站对业务运行的基础保障作用,开展以现场亲历为主的基层气象台站气象科普馆建设。
02宣城市智能数字气象建设
结合防汛抗旱、中小河流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治理、综合交通体系、旅游景区、智慧城市、美丽乡村等工程建设,推广应用泛在气象信息智能感知系统,提升配套气象监测能力,对接宣城“城市大脑”,实现城市运行与气象数据的实时共享,无缝嵌入应急、水利、消防、环境、交通、城管、公安等行业管理系统,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发挥好各级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十四五”规划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第二节  完善人才保障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热爱气象事业、勇于创新发展的优秀气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强化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加大硕博引进力度,加强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提升高级职称人数占比,正高级职称晋级有所突破。优化气象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政策,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有计划培养入选省气象局136人才计划和地方人才计划。
第三节  强化财政保障
强化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更好地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完善气象双重领导和与之相适应的计划财务体制,建立气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清单,确保重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
第四节  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规划实施的咨询和论证工作,规范气象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落实责任单位,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化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加强气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工程资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