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人社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人社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6067/202102-0005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县人社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名称: 郎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2-22 发布日期: 2021-02-22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6067/202102-0005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县人社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名称: 郎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2-22
发布日期: 2021-02-22
郎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02-22 10:47 来源:县人社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印发郎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第一章 民生为本人才优先 开创人社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

第二节 发展环境和指导思想

第三节 主要目标

第二章 关于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任务

第一节 努力促进充分就业,深入推进大众创业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第三节 加强“两高”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工资制度改革

第四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与职工利益“双维护”

第五节 加强人社平台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章 实施重大项目建设

第四章 强化综合保障措施 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第一节 推进依法行政

第二节 加大财政投入

第三节 推进信息化建设

第四节 加强系统能力建设

根据《郎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市人社局和县委、县政府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相关决策、部署,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发展规划

第一章 民生为本人才优先 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步入良性循环,人力资源要素需求呈急剧上升趋势,县人社局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人社部门应有贡献。

——五年间,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局势持续稳定。

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发挥税费减免、社保补贴、贷款贴息、创业扶持、公益性岗位开发等政策杠杆作用,支持小微型企业、民营企业、家庭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广泛实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十二五”期间,共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3147人,开展创业培训4213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314.5万元。加强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定期开展人力资源供求分析,优化就业环境,提高就业稳定性。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本县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完成7482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19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与此同时,注重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积极引导各类人员到我县企业就业,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意见》(郎政秘〔2013155 号),进一步健全企业用工服务机制。组织我县企业赴河南光山、宁陵、封丘和安徽灵璧、砀山、萧县、五河、寿县、临泉等人力资源大县开展劳务对接达15次。充分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有利时机及每月18号、30号招聘会,吸引本地及外地劳动力在我县就业。“十二五”期间,为我县“两区三园”企业开展招聘会共计达157场,有力保障了县域企业用工需求。

——五年间,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有力提高。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顺利启动,并进一步做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工伤、失业、生育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稳步实施,保基本、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与地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加大社保基金征缴扩面力度,社保参保人数和征缴总量较“十一五”时期大幅增长,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十二五”期间,我县各项社会保险年度参保目标任务均全部完成,城镇职工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0586人、186234人、60014人、17928人、19500人、17503人。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五年持续增长。60岁以上城乡居民普遍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待遇,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两项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90%70%以上。被征地农民、“老字号”人员及以船为家渔民等特殊群体参保及待遇发放工作平稳有序。社会保障卡建设全面开展,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23.4万人。

——五年间,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力量。

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保障机制,促进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大力加强校企合作,赴凤阳、淮南、芜湖、寿县等地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对接37次。指导企业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模式,组织我县重点企业与各职业院校联合办班,开展“订单式”培训,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步伐。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高层次、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郎政[2012]98号)、《郎溪县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行办法》(郎政[2012]99号)和《关于加强全县企业人才培训、引进的实施意见》(办〔201594号),并结合实际深化具体措施,不断完善人才的引进、激励、保障、流动等体制机制。

加强“两高”人才队伍建设,有效促进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动力源公司省级博士后工作站顺利揭牌,课题选取与博士招收工稳步开展积极探索柔性引才模式,创新开展“博士帮扶企业”活动,组织16名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博士生现场指导企业发展。古南丰、华之杰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功创办,郎溪县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顺利举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加强。“十二五”期间,培养高级工1945人,培养技师142人。向省厅申报企业战略型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1人,获批7人。

——五年间,机关事业单位各项制度改革全面深化,人事管理进一步优化,职工工资水平稳步增长。

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公务员队伍建设有力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选)聘制度进一步健全。职称与专家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省人社厅专家团先后来郎服务地方发展4次。强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考录、培训、考核管理,“十二五”期间,通过公开招考,共招录公务员154人,招聘事业单位676人;举办新招聘人员培训班7期,培训303人;开展公务员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记三等功、年度考核优秀嘉奖工作,分别记三等功116人、嘉奖1098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维稳工作持续向好。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正常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离退休费调整工作圆满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巩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正式启动,县级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顺利出台。工资集体协商稳步推进,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年间,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充分发挥调解组织在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方面的作用,建立了工会、企业家联合会、人社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通过开展“彩虹计划”和“春风行动”等多项行动,促进集体合同制度广泛实施。成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有效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能力。“十二五”期间,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20起,结案220起,案外调解解决争议195起。

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组织县、乡两级劳动监察员参加省厅培训54人次。针对全县用人单位开展劳动用工年审5次,合格率均为96%以上,开展劳动监察执法各类专项检查15次,进一步推动企业规范用工行为。强化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全力维护农民工权益。“十二五”期间,共接受农民工工资投诉、举报案件600余件,共追付工资19000余万元,涉及职工人数1.8万人。

——五年间,人社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力完善。郎溪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十字、涛城、新发、梅渚4个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全部完工,其余7个乡镇(开发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正在建设。11个乡镇(开发区)人社所全部成立,并按照“六个到位”要求加强标准化建设。村人社协理员全部配备到位,103个村(社区)级人社服务平台项目已经批复立项并试点建设。覆盖县、乡、村三级的人社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建立。

“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后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栏1:“十二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5年完成数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74821]

城镇登记失业率(%

3.1

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人)

[41910]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人)

40586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人)

186234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人)

60014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人)

17928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人)

19500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人)

17503

: [ ]表示过去五年累计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第二节 发展环境和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的冲刺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着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具体政策的落实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三五”时期,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战略和“放管服”改革,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当前,全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苏浙沪”,全面开拓“东向发展”战略,郎溪县位于“对接苏浙沪”的最前沿,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县域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加快推进,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逐步完善,制度保障稳步落实,应对危机和复杂局面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为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遭遇瓶颈,社会保险基金压力逐年加大;人才队伍建设与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还不能相适应,充满生机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尚未形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纠纷调处机制和劳动监察执法机制还不完善,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仍然多发,企业利益需要得到更好维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我县人社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达到安徽省县域经济第一梯队为目标,坚持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深化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力促进工资合理稳步增长,充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服务大局,强化统筹协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从我县基本县情出发,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统筹落实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统筹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协调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要素保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改善做出积极贡献。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化改革。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利益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强化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思维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方法,全面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

──坚持强基固本,提升服务水平。以建立健全符合县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基础建设,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工作体系、人员队伍和信息网络,加快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三节 主要目标

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局势保持稳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五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2500人,培养高级工2000人,技师230人。全面实施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积极推进大众创业,鼓励万众创新。争取省人社厅支持,鼓励民办机构实施创业示范基地1+1项目建设,争创1家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和1家市级创业示范基地,充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定增长,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普遍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待遇,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在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95%75%以上。在社会保障卡参保人员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功能,实现就业、社保、培训等信息“一卡通”。

──努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以人才集聚、再造为核心,外引内培,以博士后工作站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为载体,引进副高以上职称、研究生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及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来郎服务。到十三五末,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600人左右,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8400人左右(不含技能人才)。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36。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公务员法配套法规体系和管理机制更加健全,科学分类制度本形成,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并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军队转业干部得到妥善安置,军转安置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形成。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同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健全。职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遏制并逐步缩小不合理的工资差距。

──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各类企业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普遍建立,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劳动监察投诉举报结案率达到100%。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和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更加完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100%。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更加完善,以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为基础的预防预警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机构比较健全、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服务流程科学规范、服务队伍素质优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专栏2:“十三五”时期主要指标

 

2015年基数

2020年目标

属性

一、就业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11191

[50000]

预期性

2.城镇登记失业率(%)

3.1

4

约束性

二、社会保障

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人)

40586

50000

约束性

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人)

186234

190000

预期性

5.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人)

60014

65000

约束性

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人)

17928

30000

约束性

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人)

19500

30000

约束性

8.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人)

17503

30000

约束性

9.社会保障卡发卡数量(万张)

23.4

25

约束性

三、人才队伍建设

10.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人)

5200

8400

预期性

11.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

178.6

136

预期性

12.高技能人才总量(人)

[2004]

4600

预期性

四、工资和劳动关系

13.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98

98

约束性

14.劳动监察投诉举报结案率(%

100

100

约束性

15.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100

100

约束性

注:[ ]表示五年累计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专业技术人才不含技能人才。

第二章 关于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任务

第一节 努力促进充分就业,深入推进大众创业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机制,紧紧依靠主导产业和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发展开拓就业新领域,形成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积极落实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实施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就业的扶持政策。

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融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跟踪扶持。充分发挥优秀创业者的示范带动作用,扶持一批敢创业、能创业、创好业、创新业的创业带头人。发挥农民工创业园的创业孵化作用,积极吸纳企业入园发展。积极争取省人社厅支持,加强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扶持我县民营机构,争创省、市级创业示范基地。

三、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和政策扶持,继续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报考基层特定岗位和职业培训。多渠道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推进“就业脱贫”。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安置机制,全力完成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进一步拓宽安置渠道,大力扶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做好军转干部随军家属就业推荐工作。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将贫困劳动者纳入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对象认定范围,通过开展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等形式,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形成及时有效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的长效机制。

专栏3:促进充分就业计划

01 扩大城乡就业规模。城镇年均新增就业岗位10000个。

02 免费公共就业服务。为城乡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失业登记、创业指导、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等服务。

03 加大就业援助力度。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提供就业援助,实行精细化、长效化的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通过开展政府购买社区管理、环卫、城市交通协管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04 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深入开展养老育婴员、家政护理员、餐饮、旅游等服务业培训,促进服务业发展,带动就业提升。

05 促进统筹城乡就业。统筹规划和管理城乡就业工作,推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平等就业。

06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等创业培训,做好后续服务,提供创业贷款支持创业,大力加强创业示范基地建设。

四、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建立以职业学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落实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十三五”期间,开展各类培训6万人次,力争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相应的职业培训,使企业技能岗位的职工得到至少一次技能提升培训,使每个有培训愿望的创业者都参加一次创业培训。

专栏4: 职业培训促就业计划

01 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重点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对企业新录用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对退役士兵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02 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业务研修、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提升企业在岗职工的技能水平。

03 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支持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建设。

04 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对其中农村学员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员给予一定生活费补贴。

五、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县人力资源市场项目建设,整合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职能,健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人力资源供求信息采集和发布,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加强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帮扶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就业促进和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进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制度,全面落实对劳动者的免费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和特定群体的专项服务。

专栏5: 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推进计划

01 推进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市场展示、交易的功能,为“两区三园”企业做好用工服务。

02 进一步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到十三五末,在外建立10个“郎溪县人力资源服务窗口”,组织更多的劳动力到我县就业。

03 在省内外15所高职院校建立人才引进合作关系,“十三五”期间,引进各类人才8000人以上。

04 加快民营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推动实现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力争到2020年,民营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达到17家。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促进制度不断完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

一、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启动实施并逐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制度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建立健全工伤预防、经济补偿、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二、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贯彻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实施,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重点做好城乡居民、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将中小学生和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定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各类人员及早参保、长期参保和连续参保。继续解决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将各类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将企业“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专栏6: 社会保险扩面计划

01 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使城乡居民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初步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02 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进一步增加。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落实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03 医疗保险基本覆盖城镇人口。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5万人,基本实现城镇人口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04 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将企业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

三、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统筹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根据国家统一安排,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开展居民医保门诊医疗费用统筹,逐步扩大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医疗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衡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待遇水平。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健全失业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推进以职业康复为重点的工伤康复工作,提高工伤职工重返就业岗位的比例。

专栏7: 改善社会保险待遇计划

01 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定增长。60岁以上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并稳步提高。

02 医疗保险。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标准逐步提高,政策范围内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5%以上,城乡居民普遍开展门诊医疗费用统筹,政策范围内职工医保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95%

03 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健全失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适当提高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待遇水平。加强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工作。

04 补充保险。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以及探索建立企业年金等补充保险制度,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四、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制定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险制度衔接办法,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办法。探索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统一经办管理。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五、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度,健全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提升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技术和能力。完善社会保险反欺诈制度,实现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管理、支付和运营全程监管,加大社会保险基金非现场监督力度,确保基金安全。

第三节 加强“两高”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工资

制度改革

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的指导方针,以专业技能人员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扩大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建立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制度。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制度。深入实施人才高地工程,设立人才专项基金,建立完善与企业科技创新、税收贡献等相适应的人才补助奖励机制。在安家落户、配偶就业、子女择校、创业资助、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扶持,进一步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校校联合,为企业转型升级引进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全面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引进工作,开展企业员工定向招生培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推动技能劳动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管理。完善公务员制度。健全公务员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完善公务员选用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务员考核评价体系,改进考核办法,强化对公务员的激励保障和监督约束。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完善合同用人机制、公平竞争机制、绩效评价机制、人员退出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健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规范公开招聘的原则、范围、条件及程序,确保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大力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良好形象。实施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培训计划,提升队伍能力素质,加快建立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中国特色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培训体系。坚持“凡进必考”,进一步优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队伍结构。加大对基层一线公务员的招考力度,“十三五”期间,新进公务员120名以上,新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00人以上。加强军队转业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维稳工作。

三、深化工资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使企业负责人薪酬结构合理、水平适当、管理规范。加强企业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在建设领域和容易发生工资拖欠的其他行业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

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正常调整机制。继续推进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建立健全职务职级并行制度。根据事业单位改革总体要求,深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四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与职工利益“双维护”

加强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建设,加快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一、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巩固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提高两区三园企业用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设,建立全县资源企业劳动用工数据库,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动态管理。

二、规范劳动关系管理。继续实施《劳动合同法》,推进劳动合同新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建立多元化劳动争议调解模式,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积极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坚持以调为主、先调后裁,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努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三、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更加注重服务,查处与预防相结合更加注重预防,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更加注重教育,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执法能力建设。突出劳动者核心权益维护,重点查处举报投诉案件;突出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快速反应、妥善处理;突出对建筑、交通领域的预防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化解,跟踪落实整改情况。

四、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大力加强农民工工作,建立促进农民工进入城镇落户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改善农民工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推动解决农民工在就业、培训、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子女教育、文化生活、权益保护等方面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五、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维稳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妥善处理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无重大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

专栏9: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计划

01 提高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率。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100%

02 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以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为重点,在两区三园各类企业普遍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

03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设。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队伍建设。

04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在全县逐步建立网格化管理体制,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用工监控网。建立劳动监察员队伍,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条件。

第五节 加强人社平台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适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健全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社会保险、调解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等服务设施建设,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一、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平台建设。以公共就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服务、社会保险经办、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等功能为重点,整合资源,建立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流程科学的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专栏10: 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01 完善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

02 完善十字、涛城、新发、梅渚4个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功能,建设建平、凌笪、飞鲤、毕桥、姚村、郎溪经济开发区、十字经济开发区7个乡镇(开发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实现乡镇服务平台建设全覆盖。

03 加强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村(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建设,县政府将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适当补贴。

二、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为重点,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程,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中的应用,并逐步拓展到就业服务、劳动关系、人才服务、人力资源开发、人事管理等领域。

专栏1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程(金保工程)

01 建设统一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人事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劳动关系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基金监督应用系统和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加强各业务领域间数据共享和系统整合,推进与财政、地税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02 全面发行社会保障卡,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发卡数量达到25万张。

03 完善联网数据采集系统,扩展数据采集业务范围,提高数据采集质量。

04 实施社保智能化建设项目,扎实推进“智慧社保”建设。结合搭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延伸社保服务网络,在乡镇和社区建成“一站式”、“一窗式”社保经办窗口,实现为广大农村及城镇居民提供个人社保缴费信息查询、医保缴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代办、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等社保服务就近办理。

三、加强系统队伍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队伍建设。科学合理配置工作人员,严把人员“入口关”,通过公开招聘等形式,吸纳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队伍,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完善分级分类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大规模开展系统干部培训,探索经办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专栏1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人才培养计划

01 对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社区协管员和村级信息员等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开展全面培训。

02 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03 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培训基地、教材、师资、网络建设,提升培训能力。

四、加强人社窗口建设。深入推进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效能制度,进一步简化服务流程。强化窗口文明创建,倡导文明服务,进一步优化办事环境。加强窗口人员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学习,提升素质能力,提高服务效率。

第三章 实施重大项目建设

“十三五”期间,着力加强基层人社平台建设,开展社保智能化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项目建设带动人社工作水平提升。

1个县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实施郎溪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建设人力资源供求服务信息系统,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300万元。

7个乡镇(开发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在十字、梅渚、新发、涛城4个乡镇就业服务设施全面完成的基础上,实施建平、凌笪、飞鲤、毕桥、姚村、郎溪经济开发区、十字经济开发区7个乡镇(开发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建设完善覆盖全县所有11个乡镇(开发区)的基层人社平台,项目总投资154万元。

103个村(社区)级人社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实施郎溪县村级人社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村级人社服务场所,配备完善村级人社网络系统、办公电脑、电子屏、办公桌椅及服务制度牌等,完成全县83个行政村和20个社区的人社基层服务平台全覆盖,项目总投资75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延伸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县、乡、村三级人社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地方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1个社保智能化建设项目:结合搭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建设,延伸社保服务网络,在乡镇和社区建成“一站式”、“一窗式”社保经办窗口,实现为广大农村及城镇居民提供个人社保缴费信息查询、医保缴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代办、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等社保服务就近办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进“智慧社保”建设。

创业示范基地1+1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业示范基地建设,依托开发区电力电源标准化厂房、电商中心为载体,建设创业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争创1家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和1家市级创业示范基地,充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四章 强化综合保障措施 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必须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完善保障措施,努力实现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一节推进依法行政

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全面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七五”普法规划。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第二节加大财政投入

建立政府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正常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将其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大财政对就业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重点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扩大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劳动监察执法等工作的财政资金投入,形成与人力资源和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

第三节推进信息化建设

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要求,加强“金保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和劳动监察等劳动保障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各项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办理。通过郎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和人力资源信息网等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政策法规等信息查询、咨询和办事服务。形成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安全可靠、覆盖全社会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系统。

第四节加强系统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明确工作职责,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健全乡镇和村(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实行劳动保障协理员(专管员)持证上岗,逐步提高其工资福利待遇。

二是按照优化组合、规范流程、提高效能的要求,整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经办业务流程,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充实经办机构力量,逐步形成管理规范、流程科学、服务到位的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三是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作风和效能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精通业务、勤政廉洁、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干部队伍。

四是强化目标管理。强化乡镇人社工作目标绩效评价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动力,提高人社工作在基层影响力。

五是完善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十三五”规划年度监测、中期评估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调整、完善工作,使规划更符合实际情况,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六是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宣传工作力度,广泛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人民群众更新就业观念,强化参保意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全社会都来关心、理解和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