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三大攻坚战> 乡村振兴>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7000/202005-00105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外事办)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省级文件】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健全“五防”机制确保全面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实施意见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05-14 发布日期: 2020-05-14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7000/202005-00105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外事办)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省级文件】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健全“五防”机制确保全面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实施意见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05-14
发布日期: 2020-05-14
【省级文件】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健全“五防”机制确保全面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0-05-14 10:02 来源:省扶贫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市、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农村贫困人口和边缘人口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易受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带动断链以及失业、家庭变故等各类风险影响,特别是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沿淮行蓄洪区等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风险隐患较大,如不及时加以有效防范,有可能引发致贫返贫情况,影响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切实有效应对各类风险隐患对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不利影响,现就建立健全五防机制,确保全面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影响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各类风险隐患,将切实有效应对风险贯穿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全过程,着力做好风险识别、防范和化解工作,着力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成色,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坚定信心,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打好扶贫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的关键之战。

2.坚持科学研判,实施分类施策。科学研判本地区本领域的涉贫风险,善于从显性风险中看到潜在危机,从个案风险中看到关联性隐忧,切实把各类风险隐患找准、找全。根据不同风险类型,对症下药、分类施策,用好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3.坚持防范为先,做到防治结合。防范化解风险,关键在防,要把预测预警预防作为首要任务,实现精确预测、精细预警、精准预防,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深入分析风险发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强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从“根子”上消除风险滋生蔓延的各类因素。

二、切实防范自然灾害风险

(一)主要风险点。

1.暴雨洪涝、干旱、雪灾、低温冻害、高温热害、台风等气象灾害;2.地震灾害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3.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和农作物病虫害;4.突发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灾;5.季节性缺水和水质安全;6.沿淮行蓄洪区安全;7.局地冰雹、龙卷风等灾害。

(二)应对措施。

建立健全扶贫开发与防灾减灾救灾信息共享与会商机制,加强贫困地区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确保受影响群众预警信息全覆盖,实现早监测、早预警、早响应、早处置。

1.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落细落实各项防范工作,统筹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综合运用拦、蓄、分、滞、排等措施,科学防控江河洪水。统筹抓好抗旱供水,科学调配水源,满足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不断加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农作物低温冻害和高温热害防范技术指导,科学引导种植适宜品种,合理安排播栽期,利用和改善小气候生态环境,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2.全面加强山洪灾害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指导,突出偏远山区、库区和行蓄洪低洼区,聚焦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和老少病残孤等困难群体,确保风险排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落实人员应急转移安置和救助预案。

3.持续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和管理,加强贫困地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不断强化预警信息与电视、手机等平台载体实现数据、信息实时共享。按照地震应急预案规定,依法及时做好地震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有效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4.持续加强带贫主体和从事畜禽养殖贫困户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口蹄疫等其他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加强防疫技术指导,防范因疫致贫和因疫返贫。

5.加强贫困户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持续加强森林防火,规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履职监督,压实管护责任。同时,鼓励林业带贫主体和贫困户参加政策性森林保险,增强抗风险能力。

6.开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再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动态清零;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净化消毒和检测工作,保障供水水质安全;6月底前完成饮水型氟超标改水工程建设,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7.扎实抓好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大力推进治淮工程建设,尽快开工一批重大项目,筑牢防洪安全体系,特别是确保庄台和保庄圩安全;变对抗为适应,化水害为水利,继续引导和扶持行蓄洪区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扶贫产业,大力发展水上、水中、水下“三水”产业,增强贫困户收益。

8.加强对我省局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冰雹、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大力推广适应灾害特点的自救互救技能,将因灾致贫和因灾返贫风险降到最低。

9.健全完善特色农业保险政策,进一步推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农产品)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科学设置险种、保费、保额,建立与扶贫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保险保障体系,切实防范产业扶贫风险,为贫困户和带贫主体发展扶贫产业保驾护航。

(省应急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局、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省扶贫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安徽银保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落实)

三、切实防范市场波动风险

(一)主要风险点。

1.市场价格异常波动;2.流通环节不畅;3.市场竞争力不强;4.市场信息不对称;5.市场失信行为;6.国际贸易壁垒;7.禁食野生动物等政策调整;8.金融市场风险。

(二)应对措施。

1.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田头市场以及产地储藏、保鲜、烘干、冷链、物流等设施,为农产品错峰销售、止损增效、规避风险提供保障。积极创建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等系列品牌,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强化开发经营和宣传推广,有效促进乡村旅游市场复苏。

2.大力推进消费扶贫,组织开展扶贫产品认定,推进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依法有序开放活禽市场;推深做实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进机关高校、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商超、进电商、进电视、进深加工等“八进”行动和有关高校、企业送市场、送信息、送项目、送服务等“四送”活动,畅通贫困地区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930日前,逐户逐项摸排贫困户家庭的种植、养殖等产品,因户施策,通过实时销售、定点采购、电商销售、“以购代捐”等方式帮助销售,千方百计促进贫困群众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确保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3.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推进扶贫产业融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扩大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组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加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打造,积极组织展示展销活动,加强宣传推介,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

4.强化产销信息服务,支持贫困村益农信息社建设,加强产销信息发布,实现农产品信息对接。

5.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成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立健全信用监管体制和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有效发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作用,普遍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以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防范市场失信行为对脱贫攻坚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6.培育发展一批产品质量高、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积极拓展对外贸易空间,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引导外贸企业与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合作,面向国内市场线上线下同步展示销售优质出口产品,通过提前采取有力有效措施遏制国际贸易壁垒对脱贫攻坚的影响。

7.高度重视陆生野生动物养殖群体中的贫困户,逐户逐项开展摸排,因地制宜帮助和支持野生动物养殖贫困户转型转产,尽量减少损失,确保不返贫致贫。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做好陆生野生动物领域涉贫信访处置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8.切实防范和化解县域金融风险,遏制各类违法违规的市场行为和金融活动,加强县域尤其是贫困县的金融治乱,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依法强化追赃挽损,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9.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扩大育肥猪保险和大灾保险实施范围,实施大豆、玉米目标价格保险,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督促保险机构及时足额理赔;推广“保险+期货”试点模式,切实发挥保险扶贫风险防范作用。

(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省能源局、省林业局、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交通运输厅、省供销社、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安徽银保监局、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落实)

四、切实防范带动断链风险

(一)主要风险点。

1.新型经营主体小、散、弱;2.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4.贫困户内生动力激发不足;5扶贫小额信贷存量“户贷企用”和逾期。

(二)应对措施。

1.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政策扶持,鼓励引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通过做大做强、招商引资,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带动效果好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家庭农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新型经营主体,切实加快特色种养业、加工业、手工业和光伏扶贫、电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产业发展。

2.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将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政策紧密结合,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三有一网”点位扶贫、“三业一岗”就业扶贫等模式,规范推广“一自三合”扶贫小额信贷模式,通过强化订单联结、劳务联结、服务联结、租赁联结、股份联结,建立健全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脱贫致富。

3.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积极对接相关政策,结合当地特色产业,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整合资源要素,创新融合模式,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4.切实强化“志智双扶”。充分运用扶贫夜校、讲习所、微讲堂等载体阵地,强化思想、文化、技能、感恩教育,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大力推进参与式扶贫,开展典型示范,大力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促进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通过参与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实现个人职业素养提升和稳定增收脱贫。

5.切实强化存量“户贷企用”贷款监管和逾期的风险管控。深入开展存量“户贷企用”贷款风险排查,建立健全相关业务台账,对贷款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重点挂牌监测、制定还款计划、明确专人负责,确保稳妥收回、风险可控。大力防范扶贫小额信贷逾期风险,科学合理制定分步回收计划,加强监测调度,严格控制贷款不良率,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坚持户贷户用户还方向,规范推广“一自三合”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对符合贷款条件、有意愿发展生产的贫困户,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做到“应贷尽贷”,助力贫困户积极发展生产增收脱贫、防止返贫。

(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经济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保监局、省供销社、省农村信用联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落实)

五、切实防范失业风险

(一)主要风险点

1.外贸订单波动;2.省外务工减少回流和本地“打零工”收入不稳定;3扶贫龙头企业、就业扶贫车间等经营主体复工达产不足、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关门;4.贫困劳动力缺乏技艺;5.安全生产事故。

(二)应对措施

1稳定外贸市场、拓展国内市场。把稳定外贸市场、拓展国内市场作为应对外贸订单波动的重要举措,着力夯实贫困群众稳定就业的市场基础。推动外贸型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积极应对境外贸易限制措施,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鼓励企业用好自贸协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出口转内销,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切实降低企业内销成本。加强政策宣传和产销对接,进一步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加快完善相关公共信息服务。引导外贸企业与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合作,面向国内市场,线上线下同步展示销售优质出口产品,推动内销规模化、品牌化。

2.切实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主动加强与省外务工地的劳务对接和劳务协作,发挥长三角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就业招工协调合作机制作用,引导贫困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鼓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开展贫困劳动力有组织劳务输出,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高度关注“打零工”贫困劳动力稳就业促增收工作,逐村逐户逐人对“打零工”的贫困劳动力进行调查摸底并建立台账,及时掌握其务工就业情况,对其中务工就业困难或已失岗失业的,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要求,及时研究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促使“打零工”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稳定增收。

3.强化就业扶贫主体建设带动就业。坚持“围绕产业、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等建设一批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做好稳就业服务、稳原料供应、稳防控保障等工作,帮助各类经营主体稳定生产。加大对经营困难主体帮扶力度,采取分类处置方式,通过引入新的产业、企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等方式,进一步盘活各类经营主体资产。

4.强化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大技能脱贫培训政策宣传,引导更多贫困人口知晓、参与技能脱贫培训;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向所有具备技能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放开,鼓励各类培训机构面向城乡劳动者尤其是贫困人口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科学设置培训科目,合理确定培训课时和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为贫困学生就读技工院校开辟绿色通道。

5.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引导企业牢固树立生命重于泰山的安全发展理念,加强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管控,细化专项整治方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善于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安全监管方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优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应急管理救援能力,压实应急管理责任。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林业局、省扶贫办、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落实)

六、切实防范家庭变故风险

各地要高度重视边缘户易致贫风险,强化动态监测、系统管理和精准帮扶,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提前开展救助帮扶,切实防范因家庭变故导致的致贫现象发生

(一)主要风险点。

1.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2.家庭成员因意外事故伤残等;3. 家庭遭遇重大财产损失;4.家庭收入锐减、支出骤增。

(二)应对措施。

1.加强边缘户排查核实和跟踪走访。地要对照2019年底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边缘户名单,按照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具有致贫风险的标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数据比对,指导乡村开展入户核实,经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报乡(镇)审查审核、县级审定后,再次予以确认,并由乡(镇)统一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进行修正和补充。驻村扶贫工作队、基层干部和帮扶责任人要加强跟踪走访,发现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家庭变故等出现致贫风险的农户,按照程序纳入边缘户管理,积极开展救助帮扶

2.加强突发重大疾病致贫风险防范。针对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有致贫风险的边缘户,要及时了解生产生活现状,逐户逐人研判,对大额医疗费用支出后无法避免陷入贫困的边缘户,在大额医疗费用支出前提前介入,启动贫困户识别程序,按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并针对性落实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政策,有效防止边缘人口因病致贫。

3.加强因意外伤残等致贫风险防范。及时掌握边缘户家庭成员因意外伤残等存在的致贫风险,将符合条件的伤残边缘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覆盖范围,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

4.加强边缘户家庭产业就业精准帮扶。强化边缘户家庭产业帮扶,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且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边缘人口,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提供扶贫小额信贷并予财政贴息,支持边缘户积极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增收;强化边缘户家庭就业帮扶,对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边缘人口,逐户逐人摸清就业需求,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强化“四帮四促”措施,千方百计帮助其就业增收。

5.健全完善边缘户救助帮扶机制。建立省级督导、市县负责、乡(镇)落实、村建台账的责任体系,加快落实乡村基层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基层党员、能人大户等边缘户帮扶联系人,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全部录入安徽省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各帮扶联系人要通过入户走访或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方式加强与边缘户联系,动态监测边缘户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意外事故伤残、重大财产损失、家庭收入锐减、支出骤增等家庭变故情况,对突遭家庭变故入不敷出或暂时困难的,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介入并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坚决防止边缘人口因突遭家庭变故致贫。

(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残联、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落实)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工作责任。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把建立健全“五防”机制作为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及时部署,扎实推进。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针对本行业本领域脱贫攻坚风险点,细化应对措施,强化工作推进,与各地协同配合、整体谋划、共同推进。各市、县(市、区)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深入细致研究脱贫攻坚中的各类风险及防控应对措施,明确责任分工,推进工作落实,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二)强化预警监测。持续开展各类致贫返贫风险预警监测,动态掌握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及时研判、发布预警信息和风险提示,并按照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预警级别或宣布解除预警。加强实地监测,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特殊群体遭受各类风险情况进行动态摸排,发现返贫致贫风险较大的,及时在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进行标注,加大救助帮扶力度,限期消除风险点,有效防止返贫和致贫。

(三)强化督促指导。深入推进“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对各地各部门扶贫领域风险防控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将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风险防范机制纳入脱贫攻坚常态化督查暗访、常态化提醒约谈的重点内容,加强调度督导,对工作滞后、推进不力、问题突出的进行通报、约谈和问责。

(四)强化作风建设。坚决克服盲目自信、麻痹大意、侥幸心理等松懈思想,绷紧弦、加把劲,毫不懈怠抓实抓细涉贫风险防控工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突出“四联四增”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重巩固基层减负年工作成果,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加大数据信息共享共用,减少填表报数,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2020512